第25章 市井聊齋(1)(3 / 3)

轉眼間秋去冬來,娶親的日子定在臘月廿八……一家人刷房掃院,殺豬磨麵,忙了一個冬天,好容易新人進了門,待客鬧房,一天一夜,老兩口累得躺在熱炕上倒頭便睡……一覺睡醒,看看東方發白,老漢心想,咋不見新媳婦來問安呢?

原來此地有個風俗,娶來的新媳婦第一天等不得天亮就要去給公婆裝煙點火,伺候公婆抽一鍋喜煙,這就叫做問安,好比現在的人見了麵道一聲“早上好”,極平常的問候,可到了新媳婦過門這一天便是一種禮節……問安之後公婆還要給媳婦發喜錢……

老漢有個毛病,躺在炕上要抽鍋煙……順手挖了一鍋旱煙,正要打火,老伴發話了:“別急麼,等媳婦來了給你點……”老婆發了話老漢隻好等……一直等到太陽露了頭,雞們下了架滿院找食咕咕直叫,豬在圈裏哼哼,鳥雀在簷下嬉戲,終於等來了哭喪著臉的兒子……

兒子說,媳婦來不了,拐杖忘在了娘家……老兩口一聽傻了眼,原來新媳婦是個瘸子,離了拐杖就走不成……老婆大怒,埋怨老漢做了個瞎瞎活,打聽了個啥眉眼……老漢一氣之下要找那中年漢子算賬,誰知見麵一看,當時就氣昏了,原來那漢子就是新媳婦的親哥哥……

你說這事邪不邪?竟然在人家親哥哥跟前打聽妹子,能打聽出個啥呢!何況人家也沒有胡說,隻怪自家粗心大意……老婆氣得胡球罵,說是張家祖墳讓黃鼠狼給鑽了桶粗個洞,脈氣冒完了……還折斷了老漢的煙鍋杆子,砸爛了煙鍋嘴子,羞得老漢沒臉見人,三年沒出門……幸虧媳婦雖然腿瘸人倒賢惠,兒子老實也不嫌棄,以後的日子過得倒也和順,隻是媳婦不能生娃,後來隻好抱養了一個……

雖然子孝媳賢,小孫孫繞膝承歡,祖孫三代其樂融融,但老兩口每每在頤享天倫之後,心頭總有一絲說不出的隱痛,半世鬱鬱寡歡,在人前笑不起來……早些年老兩口相繼去世,留下遺言:後輩兒孫一律不許抽煙,說是抽煙誤事……

這都是旱煙鍋惹的麻煩,耽擱了幾輩子人的事……你想想,要是不犯煙癮老漢不會找人對火,不找人對火就不一定碰上媳婦她哥,要是不貪人家的好煙葉子,就諞不了那麼長時間,也不一定惹出這麼多的麻煩……不怪旱煙鍋怪誰呢!

其實,婚姻大事也不能全怪旱煙鍋,隻怪那舊社會的遺毒,父母包辦,封建衛道,黑箱操作,口袋裏買貓,不出差錯才怪呢……不過現在看來,這大概就是緣分吧……掐指算算,這家人抱養的孩子也有四五十歲了,瘸腿媳婦如今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前兩年聽人說,這小子如今成了農民企業家,給他媽買了個電動殘疾人車……老人家身子骨硬朗,除了腳腿外其他部位都好,沒事就駕駛著電動三輪車走街串巷,聊天閑逛……有意思的是,這老太太有一副精致的旱煙鍋,早晚帶在身旁,但不常抽……

你看看,一個普普通通的旱煙鍋,竟演繹出這麼一段揪心扯肝的故事,這不就是文化麼……

其實這些事都是何二老漢告訴我的,他還說這家人就在附近……我又問了小學裏的吳先生,吳先生一輩子不抽旱煙鍋,光抽紙卷的喇叭筒……村裏的小學設在村堡南邊的關老爺廟裏,正午時分,吳先生站在學校門口,手裏卷著紙煙對著村堡的門洞出神,他說,何二老漢的話沒準,“他是藝人,擅長演義”……說完便若有所思地望著遠處,青山隱隱,白雲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