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夏侯,夏國(2 / 2)

要不是夏凡說了戰時統領二部,周敦吉都要懷疑是不是自己“功高震主”,惹來大族長的猜疑。

如果夏凡能猜到周敦吉的心思,保不準一腳踹死他,隻不過攻滅了一個幾百人的社團,丫哪來的自信“功高震主”?臭不要臉的!

無奈的將一幹軍官揮退,夏凡不由暗歎,要說那位給他的一百萬人真不算含糊,絕絕對對是諸夏崛起的基石,軍隊、農民,特別是那一票工人大匠,每“看”一次名單,他都會忍不住傻樂,但,但為啥就不能多安排一個軍事大家呢?

四星差評!

自怨自艾過後,夏凡想到被自己叫下來的喬盛泰、齊虎、司馬仁鄉還在隔壁等著自己呢,連忙拍了拍臉頰,使自己恢複自信和從容,這才施施然讓人將他們喚過來。

這種跑路的活,當然讓別人去幹,大族長怎麼可能主動過去!

不久,三人就再次回到大堂。

夏凡首先問的喬盛泰。

“你這次出去後,首要任務就是糧食,盡可能多的買糧,隻要咱們買得起,買的到,運的回來,就不要考慮其他問題。”

喬盛泰很明顯的能從夏凡的語氣中聽到不容置疑。

他也不會質疑,糧食這種東西,真是永遠都不嫌多,買回來總是不虧。

“盛泰,你現在是夏貿總經理,你可以盡情的去找,兩縣內,但凡能出口的資源,你都有權利調配,不僅是兩縣境內,(交)河對岸的資源你也完全不用顧及三義城的態度。”

夏凡給的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但喬盛泰顯然不會滿足,“族長,夏貿公司隻有屬下一人不可行事!”

言外之意,就是要編製,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不僅是夏貿公司,之前成立的那些部門哪個不缺人,等張明他們緩過勁兒來,一波要人潮不可避免。

“給!”大族長豪爽的大手一揮。

喬盛泰笑容可掬,“那麼,屬下還有最後一個疑問,所謂名正言順,當別人問起夏貿公司的東家是誰的時候,屬下該如何回複?夏族,抑或夏國?”

媽賣批!

旁聽的齊虎和司馬仁鄉隻感覺一股濃濃的危機油然而生。

這個一臉假笑的土老財是要慫恿族長稱王嗎?

好不要臉,居然明目張膽的想搶擁立首功!

真是恬不知恥!

諂媚小人!

無恥之尤!

為什麼我沒想到?

夏凡也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喬盛泰這麼快就涉及到名分上。

夏族是不可能的,不合適,如果那位給的金手指是一億,哪怕隻有一千萬同胞,用夏族這個名分也不是不行,但隻有一百萬同胞,太單薄了,對外宣稱夏族,強調夏族這個概念,很容易形成孤立的局麵,人為的將自己和大眾隔離開來,不利於吸收兼容。

人口是一方勢力或一個國家發展的最大製約,一百萬人怎麼都不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夏凡可不會忘記,曾經不可一世的海上馬車夫是如何連開船的水手都湊不齊,最終徹底淪落為三流國家的。

所以,要麼開府建牙,過渡一下,要麼立國建製,一步到位。

夏凡想也不想就選擇了直接立國建製,緩稱王那一套是建立在擁大義名分的中央朝廷實力尚存、各路藩鎮不相伯仲的基礎上,才需要實行的低調之策。

目前的諸夏完全沒有這方麵的顧慮。

想建國就建國,不會有中央政府視你為頭號叛逆,率軍討伐,也不會有一群如狼似虎的諸侯打著維護天子權威的幌子,對你進行圍毆——可憐的袁術——美其名曰:征討不臣。

不過,建國雖然沒有壓力,但考慮到諸夏目前的窘況,夏凡卻沒那個臉稱王。

所以……

“就叫‘夏國’吧。”夏凡很隨意的說道,“自今日起,本族長自領夏侯之爵,效西周、春秋時封建的諸侯國,夏國,是為侯爵國,侯國。”

侯爵,不高不低,正正好。

於是,關乎國號、國別等如此重大的決議題,就在大族長三言兩語中,輕描淡寫的決定了。

完全是即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