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二年,正月二十。
在山地營出發後,夏凡的火爆脾氣總算收斂了許多,然後他就召集在起點四品以上文官議事,就新港鎮人命事件中暴露出來一些管理方麵的不足之處進行討論。
這起人命事件是個意外,這點無人否認,但其中存在管理失誤,這點同樣無人否認。
有失誤沒關係,發現了就要彌補。
這個會議就是開來彌補失誤的。
首先,夏國從中央、縣到鎮,都缺少一個類似戶部、用來協調物資分配的機構。
所以,繼交通局、教育局、農業局、機械局、警察局、保安局、太醫局之後,中樞又多了第八個局級部門——物資局,相應的,其垂直下屬機構物資科、物資所、物資亭也會在各縣各鎮各村逐一成立。
其次,宣傳工作也必須得到多元化的加強。
以往單純的宣教,過於枯燥,效率不高,往往十句裏麵,人們能聽進去半句就算不錯的,而除了口頭教育外,宣傳標語經曆了一開始的新鮮後,也逐步淪落到成為背景板,人們漸漸已經習慣了宣傳標語的存在,就好像村口的大樹一樣習慣,標語本身成了一道夏國特色,標語上的內容反而成了其次,不過,宣傳標語的目的就是讓人習慣,潛移默化的施加影響,放的是長線。
但短時間內讓人們記住,並迅速塑造正確三觀的宣傳方式還是很有必要的。
於是,夏凡就想到了媒體,還有新世紀的各種藝術表演團。
媒體隻能是報紙,現如今夏國的人口正在飛奔向八萬,成立一家報紙也不算太早,不過,目前來說,報紙的效果可能比不上文藝表演。
正好,一百萬大名單中,除了八個太監外,還有十幾個妓(?_?`)女,夏凡正愁著不知道該如何安置她們,這下總算找到正確用途了,要知道古代的妓子們許多都是琴棋書畫樣樣會點兒的,特別是表演方麵,那是她們的本職工作,如果不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她們也混不出頭。
當然,光靠這十幾個妓子肯定不行,為此,夏凡又在名單中篩選了一大幫文藝工作者,拉二胡的、彈琴的、吹笛子吹簫的,還有說評書的、唱戲的、說笑話的、表演皮影的等等等等。
這些人,夏凡準備將他們一分為二,警察和軍方各分配一半,各自成立自己的文藝隊,各自編排大戲,軍方負責給軍隊表演,警方負責給百姓表演。
為此,夏凡又在自己的夏侯侍從處下,設立宣發室,專門負責新聞、戲曲和評書的審核工作。
自此,昭示了夏侯侍從處不再是一個純幕僚機構,有了自己的職能部門,開始踏入夏國權力層次。
物資局、文藝隊、宣發室,這些動作不可謂不大,僅次於立國之時的動靜,就當與會諸臣以為差不多到此為止的時候,一個更大更勁爆的消息從夏凡嘴中吐出。
這個消息出來後,在場有一個算一個,呼吸不由自主的變得粗重,特別是那些正四品大佬,眼珠子都在冒光。
相比這個消息,物資局也好,宣發室也好,都不值一提。
總務廳。
顧名思義,總管政務。
而且,這是一個正三品機構。
其長官為總務大臣。
一聽就比xx局長有逼格的多。
關鍵是人家不僅官名高大上,實權更是牛逼哄哄,說簡單點,可以用兩個字類比:宰相。
宰相啊,所有人臣的終極夢想,誰不想做?
即便總務大臣還不是宰相,但做了總務大臣,日後選宰相的時候,也會比他人占據先機,多一分勝算。
隻是,這個消息來的太突然了,讓眾人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不像物資局、文藝隊,總還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