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也就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間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中國人民解放軍越戰越勇,由弱轉強;人民群眾緊密配合,解放區人民積極參軍、支前,國統區人民發起要民主要自由、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運動一浪高過一浪。經過三年的解放戰爭,共殲滅國民黨軍625萬餘人,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實踐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城樓上冉冉升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鮮紅的的太陽照遍祖國大地。

當時,抗戰八年,蔣介石躲在峨眉山,日本侵略者剛剛投降,他迫不及待地張牙舞爪,仗著幾百萬軍隊,仗著美帝國主義的支持,瘋狂地發動了全麵內戰,妄圖把解放區一口吞掉,繼續實行法西斯獨裁統治。這是光明與黑暗,兩種前途的決戰。黨中央、毛主席發出戰鬥號召: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將革命進行到底!

毛澤東當年慷慨激昂的“小石頭總有一天要打碎大水缸”的演講成了勝利的現實。

然而,我們不能忘記,在這場波浪壯闊的人民解放戰爭中,無數先烈向著太陽,向著新中國,在勝利的最後一刻,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們中有用雙手托起勝利的希望,站成世界上最震撼英姿的董存瑞;投身革命無自我的楊子榮,智擒“座山雕”;女扮男裝南征北戰的現代花木蘭郭俊卿;“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一朵殷紅的“胡蘭花”;慘遭國民黨特務殘忍殺害的小羅卜頭,成了世界上最小的烈士。還有英勇就義於歌樂山的江姐,為民主、自由而獻身的李公樸、聞一多,正是無數的他們,用生命和鮮血鑄就了新中國的誕生。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將革命進行到底!”這既是一種氣魄,也是一種精神;既是解放戰爭之魂,也是無數在解放戰爭中獻身的英雄之魂。沒有這種氣魄,這種精神,這種靈魂,就不可能有共和國的今天。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弘揚光大這種精神,向著太陽前進,把我們祖國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