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島上的機場剛剛建好,作為希望島飛行培訓大隊的大隊長安誌敏沒有想到自己學了不過一年多的飛行,他正帶著三十多個已經完成理論學習的學員在學習駕駛教六。現在組織卻又給了他新任務。那就是培訓艦載飛機的飛行員,而且艦載飛機還是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直升機,直-9輕型多用途直升機。
直-9的技術資料倒是給了飛行培訓大隊一大堆,甚至還有飛行訓練培訓的影像資料和模擬駕駛儀器。但是安誌敏登上直升機就一個感覺,設備太高級了,基本沒幾個操作儀表是他見過的。這也不能怪他畢竟在新疆安誌敏也就飛過了拉3,在延安也就飛過教6,到了希望島還飛過兩次水上飛機。拉3被稱為木匠的傑作簡直就是由一堆木頭,教六還好一點,起碼是金屬製作的,不過和直-9輕型多用途直升機比起來也和古董一般。再說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這根本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機型,還好組織上在給了他飛機不久給飛行培訓大隊安排了六個南洋來的,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和二十八名準大學生。雖然這次安排的這三是多個高級知識分子除了一個叫黃林的學生是理科畢業,其他都是文科生,這個時代大學生屬於極度稀缺的資源,雖然都是文科生,但是畢竟都是大學生不是?
直升機飛行組培訓組安誌敏挑選了包括暫任組長,接到飛機剛剛熟悉了一個星期的大學生馬浩在內的八個直升機飛行駕駛人員。說是直升機培訓組,根本沒有現成的教官,甚至在這之前根本絕大多數人沒有接觸過飛機,更不用說是直升機了。還好作為馬浩等八人作為大學生接受能力比較強,加上有非常直觀的實物直升機、係統的教學視頻和完整的培訓資料,經過半個多月的理論學習和交流再加上一個多星期模擬駕駛,直升機飛行組在黃林的帶領下終於進行了第一次試飛,雖然僅僅十五分鍾,但卻邁出了非常關鍵的第一步。
其他十民因為身體體檢測試不適合駕駛的學生,都被安誌敏安排給了負責地勤中隊的老戰友地勤中隊中隊長陳禦風那裏學習飛機的保養維修等工作。現在的飛行地麵勤務中隊因為兩架直升機的到來,被分成了六個地勤小隊。兩個固定翼飛機機械維修隊是第一、第二地勤小隊,每個小隊的三個小組各負責兩家初教6飛機的發動機機械維修和保養。在趙國盛的要求下拆了四台初教六發動機後,這兩個地勤小隊基本掌握了這款發動機的結構和裝配。第三地勤小隊航空電子設備保障小隊負責希望島上所有的飛機電子設備的保養和檢測,維修現在僅限於簡單的儀表更換。不過在趙國盛的建議下還是分成了兩個小組,一個小組負責機載和場站通訊設備,一個小組負責儀表。第四小隊組要負責機載武器係統的維修、檢查、彈藥的補充。第五小隊是油料保障小隊主要負責整個場站的油料管理。新成立的第六小隊主要負責伺候這兩家直升機,六小隊現在是兵強馬壯,島上現在唯二的理科畢業生黃林作為第六小隊的隊長,手下還有一個從延安抽調的裝配經驗非常豐富副小隊長。這還不算完,手下的十二隊員都是地勤中隊陳禦風隊長這次要來高中畢業生和有機械維修經驗的人。
其他十六人安誌敏當人毫不客氣都安排到了初教六學員隊。他現在是在和時間賽跑,因為海外縱隊的首長告訴他,如果他現在培訓的二十多個戰鬥機飛行員每個都能夠在教練機上飛夠七十個小時,然後跟隨水上飛機的機組進行兩次跨洋飛行,組織立刻為航空隊配置戰鬥機。雖然現在為飛行訓練大隊配備一個專門負責政治思想工作的教導員和兩個各負責基礎軍事訓練、生活、後勤副隊長,但是安誌敏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沒辦法,在上島之前他自己的上機飛行時間也才不到一百個小時,所有現在他在教授其他戰友飛行的時候,還要加強自己的飛行技能訓練。雖然現在延安又抽調了兩個在初教6上飛行了三十多小時準教練相對減輕了安誌敏的負擔,但是想到能有真正的戰鬥機進行飛行,他怎麼能不抓緊時間。
雖然這次新加入了三十多名飛行學員和地勤保障學員,但是好苗子誰也不會嫌多。安誌敏在聽說從美洲和歐洲來到第二批華僑青年已經上島了,他就再也坐不住了,畢竟誰也不嫌自己手中的好苗子多不是?第一批因為全是艦艇方麵的學員和相關人員,安誌敏沒有開口向現在負責島上軍事技術人才分配的騰逸風要人。但是現在第二批人到了怎麼也不能再含蓄了吧,畢竟當兵的沒有謙讓這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