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幹事中展示精神
“供電企業是人民群眾光明的使者,為人民群眾帶來光明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事大辦,急事急辦,對於人民群眾的事,小事也要當大事辦。”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把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和保證農民用電作為天職。1996年1月,黃河大荔雨林段發生百年不遇的淩汛,淹沒雨林鄉一帶農田及朝邑農場、駐軍農場等近15萬畝耕地,30千米線路的400多基電杆全泡在一片汪洋之中。災情就是命令,楊建忠當夜就召開了緊急會議,安排搶險供電,使雨林鄉90餘戶村民在被大水包圍後得以安全轉移。一天夜裏,楊建忠在巡視線路中發現雨林饋路138號電杆被浸泡在1.5米深的水中,電杆已向北嚴重偏斜,隨時有倒杆斷線的危險。他當即製訂了沉石杆基四周,穩住杆後作業的應急施工方案。在他身先士卒精神的感召下,經過一天多的奮戰,搶險工作勝利完成,保證了抗災搶險用電需要。為此,縣委、縣政府授予電力公司“黃河搶險先進單位”。
他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始終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2001年3月,他在婆合鄉暢家村進行調研時,當地幹部群眾反映,該村線路、設備陳舊老化嚴重,用電電壓低,不能滿足群眾用電需求。他經過實地考察後當即拍板定案,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高壓線路延伸配變的安裝任務。婆合鄉李鄉長高興地說:“電力職工給我們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在五一放假期間,他響亮地提出“勞動者在勞動者節日去勞動者的村中解決勞動者的問題”的口號,親自帶隊,深入全縣的各鄉(鎮)村組,對用電情況進行回訪。10多年來,楊建忠的足跡踏遍了全縣的各個鄉(鎮),他用拳拳赤子之心,報答同州大地70萬父老鄉親的養育之恩。
他關心職工生活,傾聽職工呼聲,時刻把解決職工實際困難放在心上。通過開展經常性的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凝聚職工的向心力。通過職代會、廠務公開、政務公開等各種形式的民主管理,增強職工的參與意識。通過扶貧幫困行動,改善職工的工作環境和住房條件,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收入等手段,調動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積極性。1994年11月,建成一座標準化的集辦公、生產、培訓為一體,建築麵積為6926平方米的電力大廈。為基層站所建造辦公、生產、宿舍設施共計6000多平方米。1997年建成建築麵積8832平方米的兩棟職工住宅樓。這些年來,楊建忠為職工辦了多少好事,誰也數不清,它讓職工感受到了領導的關懷和企業大家庭的溫暖,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梅花香自苦寒來。也正是楊建忠這種執著的追求,給同州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1992年被電力工業部評為“電力‘三為’服務達標單位”和省級行風建設先進單位;1994年被陝西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和省“農村用電專項治理先進單位”;1995年大荔縣被陝西省政府評為“農電建設先進縣”;1996年大荔縣電力公司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示範單位”;1997年大荔縣被陝西省政府評為“集資辦電先進縣”。楊建忠也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模範帶頭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黨務工作者等殊榮。
駕企業之舟,渡市場經濟之海,楊建忠帶領全體職工開足馬力,又向新的目標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