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塞上明珠――榆林市電力局建局20周年巡禮(3 / 3)

他們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兩個成果一起要”的方針,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於物質文明建設的全過程。他們注重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培養“四有”職工隊伍,突出抓了“三基”教育、“三觀”教育、“五愛”教育及“三德”教育等,並將教育活動與崗位建功立業活動相結合。同時,圍繞“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積極開展“承諾服務”、“優質服務”、“創佳評差”、“崗位練兵”等創優爭先活動,樹立了電力職工新形象。

他們注重弘揚正氣、樹立典型。任錦彪,這位勤勞、質樸、實打實幹、一步一個腳印的普通工人,1994年被原電力部授予“全國電力勞模”的光榮稱號。1988年以來,他針對現狀,先後改造兩台校驗台,攻克了計量升級關。多年來,他修舊利廢,為270多個用戶解決了燃眉之急,收回校驗費1800多元。1990年以來,他查處竊電30餘起,補罰電費近2萬元。他走在哪裏,心裏總裝著用戶,從沒吃過用戶的一頓招待飯。他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老黃牛”。同時,該局還湧現出張玉、王誌剛、劉豔芳等一批先進模範人物。他們代表了全局電力職工的思想境界、精神風貌、敬業奉獻精神,形成了激勵職工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

他們注重改善職工福利設施,先後征地30畝,修建職工家屬住宅樓,現已全部竣工,可解決48戶職工的住房問題。目前,大部分職工住房問題得到了解決。他們先後翻新、檢修了城關、馬合、北郊等基層站所的房屋,擠出資金為基層班站配備生活、文化、辦公用品,開展文娛活動,改善職工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還給職工辦理了簡易人身保險和家庭財產保險,執行了職工的醫療費標準和勞保待遇,給集體工和農民工也辦了養老保險。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解決了職工的後顧之憂,調動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經過20年的不斷發展壯大,目前,榆林市電力局已擁有全民、合同製職工及集體工、鄉電管員490名。機構擴展到5個股、17個班站、兩個公司和29個鄉電管站。管理35千伏變電站7座,主變11台,總容量24750千伏安;35千伏輸電線路9條,長211.8千米;建成供電站9個;有10千伏配變1594台,總容量達109850千伏安,10千伏線路1706千米;低壓線路3650千米。初步形成了以35千伏輸電線路為骨架,10千伏線路相配套,覆蓋全市28個鄉(鎮)和周邊三縣的4個鄉(鎮)的區域性輸電網絡。固定資產由建局時的26萬元,發展成為今天近4000萬元。

秋天,意味著一份收獲,這沉甸甸的收獲,帶給來年春天的,是更多的深情……

榆電人在20年的曆史上寫下了榮耀和輝煌的一章。但榆電人清醒地意識到,在企業發展道路上,這隻是個逗號,而不是句號。榆電人正努力貫徹“十五大”精神,把目標瞄得更高更遠,他們正邁開堅實的步伐,向現代化企業的目標邁進。

榆電將再創輝煌!

(此稿為1997年11月榆林電視台製作的專題片《塞上明珠》解說詞)

§§第四編 群星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