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特大洪災發生的當天,高灘供電所所長張平冒著塌方危險,在瓢潑大雨中跋山涉水25千米,及時將災情報告給縣電力局領導。
電力局電站籌建處職工謝碧高家好幾畝田地被洪水衝毀,但他全然不顧,堅持在生產一線。
在陝西省農電技工學校上學的肖齊剛、李月斌、朱必清、楊林軍,得知葫蘆頸變電站被洪水衝垮的消息後,暑假不休息,主動投入到搶險隊伍行列中。
從關中四縣電力局抽調的12名搶險隊員,絕大多數都是在平原長大的,從未和高山峻嶺打過交道。每日淩晨,他們在破曉時分的寒氣中,攜帶勘測設備、幹糧進山;中午,頂著37度的灼熱天氣,爬山越嶺,披荊斬棘,勘測線路;夜晚,伴著天幕間的點點星光,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宿營地。
有的測量檔距達600多米,線路勘測大都在六七十度大山間進行,稍不留意,就有摔傷和滑下山崖的危險。當他們筋疲力盡地爬上山時,早已汗流浹背,上氣不接下氣。炙熱的太陽,更讓人頭暈目眩。餓了吃一塊方便麵,渴了捧一掬山泉,是家常便飯。有的同誌被蚊蟲叮咬,造成皮膚過敏,有的同誌腳腫得連鞋都穿不進去,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仍堅持一線工作。
8月17日中午,太陽正毒,誰知忽然間天空陰雲密布,雷雨大作。大雨一陣猛似一陣地傾注著,像是在狂吻大地。在山上勘測線路的八名同誌,兩腳被風撩得歪歪倒倒的,被大雨整整圍困了六個小時。
勘測設計人員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一絲不苟,一步一個腳印開展工作,堅持做到走徑合理,網絡完善,質量第一,造價低廉。在勘測設計中,他們盡量多選幾個測量點,經過認真反複比較,再確定最佳方案。在工程預算中,他們算了又算,摳了又摳,使工程費用降到了最低點。
經過17天的緊張工作,隊員們圓滿完成了災區線路勘測設計任務,充分表現出陝西地方電力職工敢打硬仗、勇於拚搏、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風貌。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特大洪災襲來之際,陝西地方電力係統1萬多名職工,團結一心,互相幫襯著伸出援助之手,讓洪災中的兄弟姐妹們深深感到,陝西地方電力人都和他們在一起。三秦大地湧動著團結友愛、互助互濟的暖流。
紫陽電力局廣大幹部職工,在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的同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為全縣災區捐贈了4500元錢、700件衣物和250公斤糧食。
安康、商洛地區山水相連,兩地人民的心在這時更是緊緊相融了。特大洪災發生後,商洛農電工委所屬柞水、鎮安、商南三縣電力局375名職工,慷慨解囊,及時將22500元捐款和一批救災物資送抵災區。
陝西地方電力係統職工累計捐款16.3萬元,捐物5000餘件,極大地鼓舞了安康災區人民戰勝洪災的信心,有力地支援了災後重建工作。
在一次全係統舉辦的頌揚新時代地方電力職工風貌的演講會上,一位演講者充滿深情地朗誦了一首寫給抗洪中的電力人的詩:“我們電力人,一個電字是挽著手,一個力字挽狂瀾,一個人字站起來!”
2000年紫陽抗洪救災,無疑是陝西地方電力職工精神的一次大檢閱。陝西地方電力人在抗洪救災的前線,豎起了一麵麵獵獵大旗,構築起搏擊風浪的中流砥柱,形成了一道“驚濤駭浪顯英雄”的雄壯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