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還在肆虐,災情就是命令。6月9日,省農電管理局黨組派出的抗洪救災工作組連夜趕赴佛坪。6月11日,根據災情和省政府要求,工作組製定了城固、洋縣、佛坪縣電力局聯合搶修的百人大會戰方案。
6月10日上午,在佛坪縣電力局被毀辦公樓空地上,局長段宇涵、書記陳先有帶領職工莊嚴宣誓:下定決心,排除萬難,重建家園……
由城固、洋縣電力局職工和民工組成的300名突擊隊員,用肩膀聯結起運輸生命線。6月11日中午,由洋縣電力局謝村供電所所長劉宏濤率領的35名突擊隊員人背肩扛,翻山越嶺,於當晚12時將第一批救災物資送到佛坪。城固縣電力局副局長丁江帶領的18名突擊隊隊員,經過8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同時將搶修器材和生活物資運抵佛坪。6月12日晚9時,突擊隊100多人又送來第二批搶修器材。
6月13日,突擊隊員們不怕疲勞,連續作戰,在施工條件艱苦,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頂著烈日的炙烤,忍受著高溫的煎熬,又投入了搶險。
道路毀了,他們翻山越嶺;橋梁垮了,架起跨河鋼索,滑過去;電杆太重,用皮筏和汽車內胎浮托趟過河;餓了啃口幹糧,渴了喝口涼水;手掌流血了,腳板打泡了,肩膀磨破了。搶險戰鬥中,很少有人撒尿,因為喝下去的水全都變成了汗水。部分突擊隊員由於汗水浸漬和泥水浸泡,造成了皮膚感染,但依然頑強地堅持戰鬥在第一線。
省局生產處高工惠潤魁和漢中農電工委副主任王治在佛坪現場指揮救災時,在施工隊伍被洪水阻截的緊急關頭,他們毫不猶豫,首先跳進洪水中,帶領施工隊員強渡急流,爭取了時間,保證了搶修任務的按時完成。
家住佛坪的洋縣電力局副局長王力軍,從洪水中救起老父親,來不及照顧,就直接參加了佛坪搶修。佛坪縣電力局職工王茂剛家被洪水衝走,卻依然奮戰在搶險現場。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電力職工用義無反顧的行動,詮釋了“三個代表”的內涵。
經過突擊隊員連續鏖戰15個小時,終於完成了與大電網的聯結,使佛坪城區於13日晚23時06分恢複了供電,佛坪縣城的大街小巷,鞭炮聲、歡呼聲頓時響成一片。
在現場指揮救災的副省長張偉激動地說:“能夠在如此困難條件下,提前四天完成恢複供電任務,電力職工不愧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隊伍,我要向省委、省政府為你們請功!”
在洋縣酉水河下遊的深山峽穀裏,一群滿身淤泥的電站職工,在急風暴雨中鏖戰……
6月9日淩晨3時50分,位於洋縣酉水河下遊深山峽穀裏的蕎麥山電站,羸弱地蟄伏在一片急風暴雨中……
“叮叮叮……”一長串鏗鏘而倔強的敲鍾聲,恒久地在峽穀裏回蕩。一道閃電劃過,人們看到了敲鍾人剛毅果敢的麵孔,他就是蕎麥山電站職工、共產黨員楊石頭同誌。警鍾喚醒了沉睡的21名職工。當他們和5名值班人員一起跑上大壩,衝向發電機房時,立刻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隻見河道洪水不斷上漲,眼看水庫洪水就要翻過大壩。高達8米的防護大堤已經被衝毀了143米。機房牆壁出現多處滲水,勢如噴泉。機房地麵積水10厘米深,電纜溝進水70厘米深,電流互感器、蝶閥電機、部分電纜等設備被水淹沒。如果不及時排水,蕎麥山電站將毀於一旦。
危難當頭,在場的5名共產黨員每人都是一麵鮮豔的旗幟。大壩班班長、共產黨員馮小斌冒著生命危險組織泄洪;站長李小虎很快落下機房閘門,防止洪水倒灌,安排帶領職工用臉盆、水桶淘機房積水,並組織青年職工冒雨開渠,將山上傾瀉下來的洪水、泥石流直接引入河道,保住了電站及升壓站的安全;運行四班班長郭寶軍帶人把電腦等重要設備從機房搶救出來;女職工周彩雲、索改如打著雨傘,連續5個小時在風雨中穿梭,密切監視山體滑坡,以便有險時通知人員轉移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