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搭灶台的學問:宜煮東西不宜主南北(2 / 2)

至於顧客的話,雖然離集市上麵遠了些,但是天王堂附近有好幾個村鎮,而且正傍著那一條清河,清河的水流由東往西,剛好從中將清河縣切開成兩個部分,南來北往的客商經過的時候,都需要涉水而過,借助於船隻的幫忙。

而天王堂所在的地方正在清河的西北角,靠近北邊的地方,雖不在客商來往最為頻繁的景陽崗那條直線上,但也差不離,說不定可以吸引些客商前來落腳和用餐。

綜合起來,地勢算不得好,卻也有個一般。

地點確立了,再就是開店之前的各項事務準備了。要想開麵館,首先至少得有兩個大灶才行。

雖然屋內有個完美的大灶,但是做起生意來,一個灶哪能夠,到時又要燒水又要煮麵又要熬湯什麼的,一個灶搞不贏。

本來如果再有兩個用電的煮麵桶是最好的了,那種專門拿來做生意用的大大的煮麵桶,不僅輕便,而且煮麵和煨湯都是極好的,隻要有了它,那簡直不要方便得太多,連灶都可以一並也省了,但是在這裏上哪找那種東西去,況且就算有了煮麵桶,也沒有電,沒有電的話一樣會淪為擱貨,隻能幹瞪眼……

如此,便隻有打土灶了,原本隻需要一件東西就可以解決的事情現在不得不變成土灶加蒸鍋這兩種東西的組合體。

這事得趕早。一邊得打灶台一邊得去把鍋給買了來,顧大嫂自告奮勇攬下了去買鍋的活,於是武直比劃了大小,請她先去鎮子上買兩個大砂鍋。

“顧大嫂,你抱不動的話,看看能不能請鋪子裏的夥計把東西送過來,實在不行,你就先回來帶我們一起去拿……”

“我知道。記住,蓋房子要座北朝南,碼灶則是另一門學問,宜煮東西,不宜主南北……”

顧大嫂取了三錢碎銀子,甩出一句話,出天王堂去了。武直本來想把那一錠一兩的給她,擔心她錢不夠白跑一趟,卻被她給拒絕了。

開始想辦法打灶。

一般在野外,最簡單的搭灶方式是采用三段木式的灶台。搭法很簡單,隻需找三段相同高度的圓木像打樁一樣呈三角形豎立起來,如果泥土鬆軟,可以將其夯實至土中,使得其結構更加的堅固,這樣,灶台的主體就成了,鍋具就可以擱在三段圓木之上了,然後,就隻需要去找一些幹草與樹枝或者落葉之類的,塞進三根圓木樁之間的空隙中,點燃幹草,使得幹草和細樹枝起火之後,進一步引燃作為灶台主體的三段圓木,並不斷的填充進柴火,這樣就可以提供相當長時間的火源。

這種灶台的優點是搭建快,出火大。缺點就是那作為支撐的三段圓木燃燒徹底並變成幹炭之後,整個灶台會倒塌。因此隻是個一次性灶台,不長久。

當然,在灶台倒塌之前,隻是烹飪好一頓飯菜是鐵定沒有問題的,用不著擔心。

武直要搭的則是地窩式灶台。考慮到秋冬天氣冷,風又大,不好引火,地窩式灶台可以規避掉這個問題……

此外,顧大嫂說了碼灶宜煮東西,不宜主南北,還得考慮一下灶台的位置與朝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