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具備成功的信念是第一要素(1)(1 / 3)

人們登上高地之後,才會享受到成功地攀登上崖壁的快樂。而這一攀登的過程是需要依靠信念來支撐的。

——羅曼·羅蘭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不要因傳說而迷失了自己。能成為自己的好舵手的人,終會登上成功的彼岸。紀伯倫曾說過:“所謂信念,就是行為根據的一種思想,它往往在無形中時刻支配著人類的行為。”

你的一生都在服從信念的安排。信念會讓你痛苦也會帶給你快樂,信念能讓你成功也能讓你失敗。信念到底是什麼呢?

信念是一種對自身或對他人,對客觀世界或主觀世界的看法和定義。這種看法和定義是你內心的最初聲音,你的行為和想法都受信念的控製。

奧地利的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生來就有“希望引人矚目”的欲望,這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信念。渴望“引人矚目”,其內蘊即“渴望成功”。

人們對成功的渴望與生俱來——因為成功是獲得讚美與尊重最有效的途徑。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決定個人命運和社會發展的永恒力量以及人類本質中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有重要性”的信念的存在。信念的力量可以創造奇跡。對成功的渴望能夠使人生生不息、奮鬥不止。

人為成功而來,也為成功而活。絕大多數人能堅韌不拔地走完人生曆程,就是因為“渴望成功”的信念始終存在。把它稱做使命也好,責任也好,任務也好,總有期盼和牽掛,總有要完成的欲求。

人人都向往成功,人人都追求成功。成功是一種信念,成功也是一種過程。隻要你抱定成功的信念,你也一定會成功!

信念的力量如此巨大,足可創造一個新世界,也能毀掉你的一生。

信念可以是你最有力的武器,也可以是你最大的敵人。這取決於你把你的信念押在積極還是消極的一麵。當你的信念積極,即你相信自己必然成功時,信念的力量會幫助你克服一切困難;但當你的信念消極,即你認為自己永遠是個失敗者時,你即使擁有天生的智慧和機遇,也會被失敗的信念抵消得一幹二淨。

你可以使你的信念純淨和堅強起來,為成功而邁進。

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先決條件

日本江戶時代的著名人物上杉鷹山曾說過:“一心想要成功,就一定會成功。那些無法成功的人,乃是因為他們缺乏成功者所應具備的信念。”

所以,當你立下一個計劃時,隻要抱著“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信念,那麼你就可以充滿自信地說:天下無難事了。

史華茲博士的朋友有一次在同他聊到“信念”這一問題時,給他講述了一件事,這件事確切地解釋了“事在人為”的道理。

“上個月,”朋友開始說,“我們的機構發了通知給好幾家工程公司,告知我們將挑選幾家公司來設計8座橋梁。這是我們整個高速公路建築計劃的一部分,所有橋梁的總工程造價為500萬美元。被選中的公司將能獲得總價的4%,亦即20萬美元,作為這些橋梁的設計費用。

我與21家工程公司談到這件事情。其中最大的4家當場就決定要提出他們的建議書,其餘的17家公司都是一些小公司,僅有3到7名工程師。這項專案計劃的規模太大,嚇走了17家公司中的16家。那些被嚇走的公司都是在看到專案計劃以後,馬上搖頭說:‘這個專案計劃對我們來說太過龐大。我們能相信自己處理的能力,但就我們公司的狀況和實力來說,即使是試試看,也不會有什麼結果的。’”

“唯有一家隻有3位工程師的小公司很特別,在仔細研究過該計劃以後,他們說:‘我們能做到,我們會提出一份建議書的。’他們果然做到了,並且也爭取到了這項工作合同。”

那些相信他們能移動山嶽的人總會成就某些事情,而那些相信他們不能的人就沒有辦法做到——是信心激發了成功的動力。

按照現代的理論,可以用“信念的魔力”來解釋,這也說明了人類意誌力的重要,不能做到,通常隻是因為沒有下定決心。假若能把握這種思想,那麼個人的能力也將因此無可限量,成功與否僅在一念之間。

有些人一遇到挫折,就輕言放棄,認為那是自己的能力無法辦到的,殊不知這完全是自己潛在的心理作用。倘若仔細觀察,將會發現所謂的不能,隻是搪塞的借口。須知,曆史上的偉大人物之所以能成功,並非是他們都選擇了平坦的道路,而是他們有將崎嶇不平的道路化為坦途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