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秋英會一鳴驚人(2 / 2)

張大千畫興大增,不斷地畫,在他的筆下,花卉、人物、山水、禽鳥、草蟲、走獸、仿古畫樣樣精通,為了配合畫意而題寫的詩詞,看似隨意拈來,卻雋永脫俗,妙趣橫生,字字珠璣。

初顯才華的張大千第一次參加“秋英會”就以不凡的詩書畫功底震動了畫壇。在眾人的嘖嘖讚歎聲中,吳昌碩與曾農髯也走了過來,看張大千畫得興起,吳昌碩也不禁手心發癢,笑著說:“張老弟,我們合繪一幅如何?”張大千謙恭地放下筆,請吳缶老先生指教。不多一會兒,吳昌碩的筆下便出現了一串紫藤葡萄,晶瑩透亮的葡萄鮮豔欲滴,葡萄上的紫藤似乎迎風搖曳,舞姿翩翩,畫麵用筆老辣,構圖別致,精湛風流。

吳昌碩畫完,捏捏胡須,很是得意,示意張大千繼續畫。大千仔細觀看了吳老的畫,由衷地欽佩畫壇泰鬥的精妙筆墨。不過,吳昌碩無意之中給張大千出了一個難題,吳老此作,已經完成了整個構圖,已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如今要大千再添畫一些東西,稍微不慎,就會破壞整個畫麵的構思。張大千不覺沉吟起來。突然,翩翩飛舞於花叢中的蝴蝶啟發了他,他不慌不忙地在吳昌碩畫的葡萄周圍畫了幾隻上下翻飛、忙著采蜜的蜜蜂,姿態各異,生意盎然,靈動飛揚,充滿濃烈的自然情趣和生活氣息。

張大千的靈機一動不但讓吳昌碩欣喜異常,周圍的觀眾更是拍案叫絕。接著,吳昌碩又請曾農髯在畫上書題墨寶,曾農髯推辭不過,欣然提筆在空白處題詩一首,然後加寫一個長跋,將此畫創作的整個過程詳細記錄下來了。

初次參加“秋英會”的張大千竟然能與鼎鼎大名的吳昌碩聯袂作畫,真是出盡了風頭。在這次“秋英會”上,張大千與青年詩人謝玉岑、青年畫家鄭曼青三人最為活躍和吃香。

第二天,上海的多家報紙登出了新聞,引用了吳昌碩等人的話:“我市之青年畫家張君大千,是上海文藝界的後起之秀,堪稱詩書畫印全才。張氏在昨日秋英會上一亮相,就嶄露頭角,一鳴驚人,引起了滿堂喝彩,甚得各方之讚譽,備受矚目。吳缶老、曾農髯等許多文藝界前輩名流,還興致勃勃,專與其合繪作品,精妙無比。吳缶老並謂張君大千曰,‘前途無量!’舉辦該會之半凇園主陸伯鴻氏,得其佳作,喜出望外。與會人士,亦頗多收獲。昨日之秋英會,是我市文藝界之又一大盛會,亦似張君大千之‘專門表演會’矣。會上之精彩紛呈,美不勝收,可記之處甚多!”

秋英會一鳴驚人,張大千的大名,頓時傳遍了上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