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曆聖元二十五年,二月,春至未至,都城。
又是一年冬去春來,最後一場冷風刮過,迎來了微暖的氣流。
冰雪初融的早晨,天還沒亮,都城裏的大小商鋪已經次第亮起了燈火。不一會兒,就有熱氣騰騰的蒸籠被店小二們端出來,裏頭裝滿了準備售賣的大餅、饅頭、鮮肉包。
玉舍從林府出來時,緊了緊身上的兔絨短襖,小快步跑到大街上買早點。
店小二一見是林大人府裏的玉舍丫頭,立馬滿臉堆起討好的笑,上前招呼:“喲!這不是玉舍姑娘嘛?這麼大清早地就來給你們家林大人買早點了?外頭冷,到裏麵來坐坐,你要什麼馬上就給你包起來。你瞧這都是剛出爐的,新鮮著呢!”
玉舍雙手上下搓著嗬氣,一邊往裏走一邊看看蒸籠裏的鮮貨:“是挺新鮮的。給我挑四十個包起來吧,每樣都來點兒。”
“好咧...
”店小二高興地忙活去了。
玉舍剛坐下來,就見一熟人也跨進了小店,趕緊學店小二招呼:“喲!這不是廷尉鍾大人嘛?怎麼今日興致這麼高,親自出來買早點?”
臉上略顯疲憊之色的鍾文竹懶洋洋地打了個嗬欠:“我剛從蜀城連夜趕回來,待會兒還要跟刑部幾個官員議政。你知道這年初的議政一般得耗上好幾日,可是場硬戰。所以嘛,得先填飽肚子。”說著就拍拍正‘咕咕’叫著抗議的肚子。
這一點,玉舍十分讚同:“可不是,我們家林大人從昨日起就跟商部總署幾位高官開始議政了,說是要製定今年商部整體的管理律令,直到今天早上,人都還在商部總署裏頭呢。這不,我就想著早點出來給她們買點吃的送去。”
正說著,店小二就把包好的早點送到了玉舍手上,轉頭又討好地招呼鍾廷尉。
鍾文竹自己要了四個饅頭一碗臘八粥,又叫店小二再包上二十個帶走。囑咐完店小二,他轉身從袖子裏拿出一本冊子遞給玉舍:“這是蜀城商部主事沈謙沈大人讓我幫忙帶給林大人的折子,說是蜀城商部的議案。原想派人送到林府,既然在這裏碰到你了,就勞煩你交給林大人吧。”
玉舍接過來往懷裏一揣,道了聲好,就拿著早點告辭了。
商部總署府邸外守衛森嚴,裏頭安安靜靜,一片肅穆之景。
總署陸大人在上位端坐著,提出上年各地方商部普遍存在的問題,讓下位上的幾位大人們給出意見和對策。他們桌上都擺放著白花花的饅頭和香噴噴的桂圓蓮子粥,但官大人們一個個手持毛筆,認真地在紙上寫寫畫畫,完全沒有被美食吸引。
在他左下方的位置是一身白衣官服,頭戴牡丹發髻的女官,商部副署大人,林靖仙。相對於其他官員們理論上的策略,在蜀城地方上當任過商部主事的她有更多一些的實際經驗,因此她提出的見解更容易被接納。
議政間隙,官大人們開始進食。這接連幾日的議政很費精力,不過有林府禦廚精心烹飪的菜肴和點心飽腹,大家還是很愉快的。
林靖仙用完粥,起身走到窗前呼吸新鮮空氣,順便舒活筋骨。
窗外的空氣中帶著點點晨露味,原本光禿禿的樹枝已經冒出了新芽,偶爾一兩隻雀鳥立在上頭,偏著腦袋‘嘰嘰喳喳’叫得歡快。不知不覺思緒飄了很遠,她想再過些日子宮裏那株紫藤也該開花了,等議政結束,也該抽空去看看賢妃了。
近兩年來,賢妃的宮裏還是老樣子,除了必須和貴妃頭銜匹配的裝飾外,隻有簡單雅致的各季花卉點綴寢宮。
林靖仙來毓秀宮時,賢妃正安詳地躺在白玉軟塌上小憩,手邊放著一本厚厚的佛經。她讓下人不必通傳,徑自悄聲來到賢妃身邊替她拉了拉下墜的薄毯。一邊手腳麻利地做著,一邊詢問下人:“我聽說娘娘這幾日吃得不多,可是哪裏不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