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後記(1 / 1)

編輯後記

關於《芳菲宛在四月天》的幾點說明。

一,為最大程度呈現林徽因作品的風貌,為學界研究提供完善的文本,本書與最初發表的報刊作了校勘,改動部分經時代變遷而易引發歧義的字詞,但一些當年用字習慣與現今存差異者,仍依照當年用法保留,如按當今語法應為“地”處,均依原刊排為“的”,“哪”作“那”,“年輕”作“年青”等。以上情況,如給您的閱讀帶來困擾,敬請讀者諒解。

二,本書比之現有林氏作品,增加了大量佚詩佚文及未刊文,其中詩歌《春天田裏漫步》、《破曉》、《詩——自然的贈與》、《古城黃昏》(最後七行),均為最新發現成果。

三,佚文《希望不因〈軟體動物〉的公演引出硬體的筆墨官司》,因所議原作距今太過陌生,故本書未錄。佚文《第一幕》屬評論,亦未錄。作家溫梓川曾提到林徽因有七絕一首,但並無確證,故正文未錄,謹錄此處備考:“拒霜花發斷腸紅,心事微波婉轉通。欲放扁舟江上采,幾回愁雨又愁風。”

四,本書配有大量圖片及輔文,力求使讀者對林徽因芳華一生有更直觀的了解。

五,本書出版有賴於編者陳學勇先生嚴謹而辛苦的付出,在此致謝。

四川文藝出版社第一編室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