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一杯純淨的藍山(2 / 2)

陳先生忙完手頭的事情,前來詢問他的藍山如何,我趕緊請他坐下請教開來。原來瑪汀妮芝的咖啡豆都直接從國外的咖啡莊園直接進口,因為先生認為台灣的烘焙技術還達不到要求,而咖啡豆新鮮與否是決定一杯咖啡品質最重要的原因,尤其是烘焙好的咖啡豆,超過一定時間就會逐漸變質,因此瑪汀妮芝每一杯咖啡的成本都相對較高,售價自然要比別家貴些。即使掛耳包,也都是進口的成品咖啡豆磨粉手工包裝而成。

陳先生還告訴我,台灣與歐洲對咖啡烘焙的標準有所不同,台灣的中度烘焙在歐洲標準裏已是中度偏深。難怪,對於我這樣偏好酸味的人來說,瑪汀妮芝的藍山更值得品嚐了啊。

說話間我的一杯藍山已經見了底,前後十多分鍾的時間,咖啡入口的感覺差異並不明顯,尤其沒有通常咖啡涼了之後失去香氣的濃鬱苦味,跟我之前的經驗完全不同。

陳先生探身看了看我的杯子,他說,你還可以喝得更幹淨。我將杯底殘留的咖啡啜入口中,意猶未盡。

曾經在一間咖啡館學習品嚐咖啡,咖啡師做了不同的幾杯咖啡,讓我們挑選最喜愛的口味。當時我無法做出判斷,後來詢問為何不同溫度的口感差別如此巨大,咖啡師沒有給我回答。這個疑問在我心裏放了很久,這日依舊拿出來請教。陳先生絲毫沒有猶豫地告訴我,高品質的咖啡口感穩定,不同溫度時的差異不大。

喝了這一杯藍山,我才確信這樣的咖啡確實存在。這是瑪汀妮芝給我的關於咖啡的又一個重大顛覆,看來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我們聊起瑪汀妮芝選擇咖啡豆的原則,陳先生跟我說起不同品種、產地和烘焙技術對咖啡的影響,說起台灣曾經種植咖啡的曆史。我便提起雲南高黎貢山腳下怒江峽穀的咖啡種植園,雲南小粒咖啡的產地,我說會在接下來的收獲季節到那裏看看,親臨其境感受咖啡的收獲與烘焙。於是我便又了解,怒江峽穀的咖啡在冬天開花結果,而台灣的咖啡夏天成熟。

去過各種各樣的咖啡館,在那裏我看電影,聽音樂,閱讀,聊天,發呆,每個咖啡館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瑪汀妮芝,我能做的事情隻是,品咖啡,話咖啡。

我坐在那裏看著聽著,隻覺得這間咖啡館的妙不可言。妙不可言的牙買加藍山,妙不可言的老板,妙不可言的藍衣女子。而我的妙不可言,是在這樣一個黃昏仿佛不經意地推開這間咖啡館的門。

地址:台北大安區金華街243巷26號(近永康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