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仲夏的朱銘美術館(2 / 2)

朱銘美術館內有其長子朱雋的專區,拉鏈係列作品尤為特別,其中拉鏈荷花池用青銅和水泥塑造出一個拉鏈形狀的水池邊緣,其中是盛開的荷花。我去得正是季節,正午的荷花鮮豔挺拔,含苞欲放的粉色花骨朵搖曳於翠綠的葉子當中,古板的拉鏈當中開出一池鮮活的荷花來,充滿藝術的想象魅力。

科學家是人間係列的另外一部分內容,其創作想法來源於中國偉大的科學成就,造紙、活字印刷、火藥以及指南車,以及西方重要的科學家牛頓、富蘭克林、愛因斯坦、法拉第、愛迪生、居裏夫人,還有台灣科學家李遠哲。科學家係列全部采用大塊立體結構的白彩,局部使用黑色的點或線條裝飾,運用抽象的手法勾勒出人物的神態,最最單純的色彩表現科學巨子的豐富。

這組作品位於美術館邊上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之中,碧綠的樹木和灌木叢中白色的大型雕塑尤其醒目。其中指南車最吸引我的眼光,傳說中黃帝發明的定位指南車由三匹騰空長嘯的駿馬所拉,黃帝站立在雙輪戰車當中,無論戰車往哪個方向行駛,車廂中黃帝身前長軸頂端的人形永遠指向同一個方向,不會迷失。

我獨自在廣闊的戶外美術館逛了整個下午,參觀了人間係列的室內部分之後,再次來到太極廣場,仔細揣摩那些體型巨大但卻行雲流水的雕塑。太極廣場是朱銘太極係列的展示場所,這是美術館內最為開闊的一片草地,其中最有名的太極拱門由兩人對招的太極推手演化而來,但雕塑隻見貫通的兩隻手而不見人物形態,傳達出永恒連綿的生生不息。

1989年,朱銘應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邀請,赴香港為新中國銀行大樓創作了一組太極作品“和諧共處”,粗獷樸實的青銅質地與大樓鋼鐵玻璃的冷冽光芒形成鮮明對比。

太極係列是朱銘雕刻語言和藝術風格走向成熟的標誌。我在太極廣場邊上坐了很久,吸引我來朱銘美術館的原因,除了這些個性鮮明的雕塑之外,還有大師的傳奇藝術人生。

朱銘出生於台灣苗栗,是家中的第11個孩子,小學畢業之後便到雜貨店當店員補貼家用。15歲那年,鎮上媽祖廟慈惠宮翻修,父親讓他辭去雜貨店工作,跟隨雕刻師傅李金川學習雕刻和繪畫手藝,開啟雕刻生涯。30歲的朱銘憑借精湛的雕刻技藝,已經有了相當的財富和名聲,但他選擇了拜入台灣雕塑大師楊英風門下,正式踏入藝術創作領域,從藝術學子逐漸成為藝術家和藝術大師。

小貼士:在淡水捷運站搭乘皇冠北海岸好行巴士可直接到達朱銘美術館。

§§第十一章 悲情城市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