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戀戀台灣電影(2 / 2)

簡南俊的女兒婷婷是個特別乖巧的女孩兒。她因為自己忘記倒垃圾導致婆婆摔倒昏迷而自責,每天晚上失眠睡不著。她默默地喜歡上鄰居女孩的男朋友,默默地被他當做替代品談了戀愛,然後默默地失戀。沒有一朵雲,沒有一棵樹,是不美麗的。我從沒見過這樣讓人心疼的女孩兒。

簡南俊的妻子敏敏,忙碌於家庭和工作之間,每天跟昏迷的母親說話,才發現自己的生活貧乏得可怕。為了尋求內心的平衡她住到了山上的寺廟裏。有時候我擔心,自己將來會不會也成了這樣。

最近一次看這電影,看到全家人輪流跟昏迷的婆婆說話,希望將她喚醒,我的心裏湧出無盡的傷感。如今跟父親和母親相處的日子很幸福,但也讓我更加後悔年輕時候錯過了那麼多陪伴他們的機會,沒有早點珍惜這幸福。如今越是幸福,我就越是感傷,不知道這樣幸福的陪伴還能有多久,終會有一天,父親和母親要離開。而當我自己老去的時候,我的孩子是否會陪伴著我。

楊德昌的其餘電影我沒再看。

那一年的電影宣言裏也有侯孝賢,台灣導演裏他的電影我看得最多,最喜歡的是《戀戀風塵》。說到這電影的名字,腦海裏就浮現影片開始長鏡頭裏蜿蜒的軌道和火車,車廂中的阿雄和阿雲。

阿雄當兵前的夜市晚餐,阿雲穿著白色短袖上衣,異常美麗,她們唱著《港都夜雨》。

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的城市

路燈輕輕引水滴照著我的悲意

青春男兒,不知自己

要往何處去

漂泊萬裏

港都夜雨寂寞時

侯孝賢給人的觸動裏總有著難以述說的美,哪怕帶著惆悵或悲傷,那美始終在那裏,跟楊德昌《一一》中平緩的冷靜和殘酷完全不一樣。所以楊德昌的電影我隻看得《一一》,對侯孝賢的熱愛卻是很多部電影積累而來,連《悲情城市》也讓我在沉重中看到美好。

侯孝賢的電影生涯從李行的場記開始。1973年,李行導演《心有千千結》要找場記,學校教師便推薦了侯孝賢,這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觸電影。從此,侯孝賢正式踏足電影界師從李行導演,擔任場記、助理導演,並從事編劇。

我曾經在廈門輪渡碼頭的一家影像店裏淘了一批台灣的老電影,價格便宜得讓人驚喜,製作得也粗糙,我如獲至寶把它們抱回家,一部一部看過去。《小城故事》和《桂花巷》是其中留下深刻映像的兩部。從那時開始我喜歡上了李行,後來才知道他是侯孝賢的老師。

《咖啡時光》是侯孝賢特意為紀念小津安二郎誕辰一百周年所拍的電影,維姆文德斯為表達對小津安二郎的敬意拍攝了《尋找小津》,這應該可以解釋我對這三位導演的熱愛。

關於侯孝賢在別處說得很多,這裏卻不知該從何開始了。在我心中,對於台灣電影的熱愛,單單他和楊德昌就已足夠。

§§第四章 希羅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