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小人書的緣故,我那小書箱便在夥伴間出名了。不管有沒有見過,都知道我有一隻棕紅色的小書箱,裏邊放著滿滿的讓夥伴們眼饞的小人書。有的說那小書箱八個銅角,每個角上刻有一隻鳳凰,有的說是八朵牡丹花,還有的說什麼也沒有刻,我聽了也不承認也不否認,隻是抿著嘴故作神秘地笑笑。然而誰到家裏來都要我把那棕紅色的小書箱搬出來,若是不搬便是一種最大的冷落,我為難得很。有的夥伴在家裏看夠了,臨走還要借上一兩本,我礙於麵子總是有借必應。然而有的守信用,看完了用紙包好齊整整地還給我,有的卻是一借不還,若去催要,便時常會臉上現出不愉快。後來我索性記了本賬,放在小書箱裏,可是有時人家還了書,我又忘了銷賬,便又平添了些說不清的麻煩。於是那賬也形同虛設了,於是那裏邊的小人書便越來越少了,我瞅著莫名地想掉淚。後來我便把小書箱藏到了床鋪下最深處,上麵還蓋了好些雜木頭,誰來我都不往外搬了,當然我自己想看也麻煩了。
然而,許是年齡增長的緣故,我工作以後,再也沒動過那小書箱。似乎給我帶來歡樂和愉悅的小書箱已經從我的記憶中消失了。近日家中添置家具,製一碩大書架,占了一堵牆,藏書盡入,尚有空間,待充書於內,看著那典雅氣派的一排書架我忽然想起那小書箱。在床鋪下翻找許久不見,竟在涼台的雜物堆中尋到了,上麵落了好厚的灰塵,我仔細用搓布擦淨,似乎棕紅如舊,銅角雖已有綠,但紋飾仍然清晰。隻是那鐵皮鎖已鏽蝕得不成樣子了,當然不會找到鑰匙,費了好大勁兒才拔開來,慶幸的是裏邊的小人書依舊擺得整整齊齊,隨意抽出一本來,竟是《三國演義》第十六集《赤壁大戰》,隻翻了幾頁,便沉浸到以往的童趣中去了,翻完了仰在沙發裏,閉上眼睛,滿腦子都是兒時的歡聲,兒時的愉悅,兒時的尷尬,兒時的淘氣。我於是強烈地想邀我兒時的夥伴與我共享這份歡暢,與我共同欣賞這隻讓我與我的小夥伴們入癡入迷,讓我們吵嘴歡鬧的小書箱和那小書箱裏的小人書。想這晚間演出多時的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也絕沒有這些小人書看著過癮的。
然而,我找了好幾位兒時的夥伴,電話裏一聽說我請他來看小人書,都禁不住地嘲笑我,是在逗弄他們癡呢,還是我在冒傻氣呢。我聽了心裏空落落的,竟也減了突起的興趣和熱情。
哦,我的小人書,我的小書箱。
1995年3月16日於古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