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講”教育學習體會
麵對國內外的新形勢和我國現代化建設在新世紀的發展目標,以及我們黨目前的思想作風狀況,江澤民同誌旗幟鮮明地提出領導幹部一定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講學習”是“三講”教育的第一課,也是“三講”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知識就是力量,而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學習。我們黨是曆來重視學習的。每當革命和建設發展到一個重大轉折時期,全黨麵臨新的形勢和任務的時候,更是特別強調加強學習。70多年來,我們黨的事業取得的每一個發展和每一個勝利,都是同全黨的學習進步密不可分的。在這方麵,我自己走過的道路也是這樣。
我是“文化大革命”開始的前一年走進大學校門的,雖然在學校待了五年,但絕大部分時間都鬧了“革命”,所學可想而知。當然,我不排除在“大風大浪”中的磨煉,也不小視社會實踐中會學到知識,但那是不係統、不專業的知識,與從事圖書編輯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是不同的。我之所以能勝任編輯工作,並在不同時期取得了一定成績,完全是得益於學習。記得剛到出版社那幾年,“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編輯工作處於停頓狀態,沒有多少事可做。於是,為了適應做政治理論圖書的編輯工作,我就利用所有的空餘時間學習馬列著作和毛澤東著作,學習自然科學。說來也是天賜良機,在這一時期,各種理論學習班多如牛毛,而我自己由於年輕,大多被派去應差。雖然派出部門隻是為了應付差事,但我卻受益匪淺。正是在這眾多的理論學習班裏,我比較係統地、認真地讀了馬恩列和毛澤東的許多經典著作,如《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工資、價格和利潤》、《反杜林論》、《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帝國主義論》、《國家與革命》、《資本論》(1—3卷)、《毛澤東選集》(1—4卷)等。與此同時,按要求還寫就了許多讀書心得體會。所有這一切,為我從事政治理論圖書的編輯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並在編輯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
後來,我受組織派遣,先後於1981年和1990—1991年到中共陝西省委黨校、中共中央黨校分別學習了半年和一年。學習的內容包括了馬克思主義的三大組成部分,即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以及其他方麵的課程。這兩次學習,特別是在中共中央黨校的學習,不僅鞏固、充實了我原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而且在理論認識水平上是一次大的提高,使我對東歐劇變、資本主義“垂而不死”和我國的改革問題有了比較深透的認識和理解。應該說,在中共中央黨校的學習,是對我思想的一次淨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加油站。通過這次學習,開闊了理論視野,提高了政治鑒別能力和理論素養,使我在以後的幾年裏,策劃和責編了一批學術價值高,填補理論空白的優秀圖書。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青年經濟學博士研究叢書》,它獲得了第八屆“中國圖書獎”,並獲得多項單項獎,為陝西和我社爭了光。與此同時,我還寫了幾篇有分量、有質量的論文,如《改革·問題·對策》、《論個人收入分配不公》、《對“福利國家”的幾點認識》等,受到了社會的好評和關注,有的已被一些大型文庫收編。不言而喻,這都是通過學習所取得的成果。
值得反思的是,近年來自己鬆懈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究其原因:一是忙於編輯工作,沒有時間;二是自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讀了不少,有了一定的理論功底,對理論學習缺少一種壓力感、緊迫感,甚至認為憑已有的理論知識,履行終審職責不會有什麼問題。然而,通過這次“三講”教育“講學習”的學習使我猛醒,使我深刻認識到不斷學習理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我認識到不刻苦學習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