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黃埔軍校迎來了第九期的學員畢業,在烈日的中午他們都頂著太陽等待著最為嚴肅的儀式的開始。學員們都個個腰板筆直,英悍無比,他們已經在過去的三年裏將自己曆練成一個真真的軍人。
“立正!”一聲震破人心扉的呐喊從*場的一頭傳來,隻見烈日下的颯颯軍人各個肅然起勁。一名身穿筆挺軍裝的中年人來到*場前的演講台上,那人身材瘦小光頭帶一口很濃的地方口音,他就是在中國舞台上重要人物蔣介石。
“同學們,你們是國之棟梁,是將來的將星,是幫助中國走出困境的人。所以你們要在現在學好該學的為將來打好基礎……”一席話講完*場上是掌聲雷鳴。
“聽到名字的出列!”
“孫之羽!沈少凡!趙蒙!白小龍!鄭小虎!黃煥成!蔣林仁!張誌衡!柳風!陳澤恩!以上等人留學留學德國!”
“向黨旗宣誓!”
“謹遵校訓,親愛精誠。服從黨綱,五權三民。履行遺囑,國民革命。繼承先烈,奮鬥犧牲。發揚光大,赴義蹈仁。言出身隨,誓底功成。”
宣誓的隊伍中有一個年輕的學員現在已經掩蓋不住自己的高興之情,但還是強忍著。他知道宣誓不是兒戲是一種承諾和責任。當他麵對那麵黨旗的時候他就想到了自己剛入學的情景,就和現在一樣麵對黨旗鄭重宣誓。
1931年動蕩不安;內憂外患充滿了這個已在風雨飄搖的中國,國民政府正著手準備第3次圍剿鄂豫皖的工農紅軍,第1;2次圍剿的失利使這個叱吒風雲的領袖是寢食難安。他明白紅軍和那些鑽林子的共產革命黨有多可怕,兩次的北伐他已經知道了共產黨的威力,加上盤踞東北的日本人正虎視眈眈的讒望東北三省,1931年可能是蔣介石和他的政權都沒料到的開始。
南京的東郊有一棟三層帶花園的複興式洋房,園子外的大門口還有兩名手持花式機關槍的衛兵筆直的把守著那個院落的大門。一輛小轎車慢慢的開進了這個洋房園子,從轎車裏下來兩名身穿國民革命軍軍服的年輕人。這棟洋房是南京衛戎司令的官邸主人叫沈應昌,他和蔣介石是學生時代的好友也是同為革命的同誌曾一起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辛亥革命和兩次北伐,與蔣介石的關係非同一般。不光如此沈應昌有三個兒子都是國民革命軍軍人,長子沈少龍黃埔一期學員軍事參謀部參謀,老二沈少坤黃埔三期的學員軍統情報員,老三沈少凡黃埔九期正準備留學德國。剛剛從車裏下來的兩名年輕人就是沈家老大少龍和老幺少凡。此次三弟畢業又公派德國留學軍事,家中不知有多高興了,平常公事繁忙的父親也要抽空回家和三個孩子聚聚。
我們的故事就是從這個複興式的園子裏沈家的老幺少凡開始的。
少凡身材並不高也就1米77左右,但長著一張標準的軍人臉蛋國臉劍眉炯眼高鼻,似乎天生就可以做一個洞悉戰場風雲的大將一樣。沈家的三位公子從戎並不是全受他父親沈應昌的影響,而是他們的二伯沈應時的關係。
沈應時是黃埔初期的教導隊的隊長也是北伐的一員猛將但是能力太強鋒芒太露導致殺生之禍被小人王伯齡毒害。沈家三子都是受二伯影響先後從戎,特別是少凡他對二伯的敬佩之心是相當深的。
少龍和少凡走進了屋內見少坤坐在沙發上看著報紙腳邊放著一個滿滿實實的皮箱。少龍好奇的問:“你去那?”
少坤道:“上麵派我去東北,前不久那裏發生了“萬寶山”和“中村”事件朝鮮死了很多中國僑民。上麵要我去調查一下。吃完晚飯就走!”
“日本人對我們的土地早已垂涎了。”少龍邊脫去上衣邊道。
少坤道:“我聽說上麵要派你去剿共?”
少龍點點頭道:“校長對前兩次的圍剿不滿意,這次是三十萬大軍兵發鄂豫皖。”
少凡手中拿著一塊毛巾邊擦臉邊道:“東北局勢如此緊張,我們還要派大軍圍剿共產黨,北伐;東征人家打的多好啊!現在用不著了槍口就朝他們了。還好我就要去德國了眼不見為靜,省的我也去剿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