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眼見為實(2 / 2)

真正的佛法,在生活中,在一點一滴的做人為事當中。那就要求,在家學佛的居士,要做在家人的榜樣,出家學佛的要做出家的人的榜樣,不能亂來。

那在家的居士需要做到哪些呢?最少要做到淨宗三福的第一條,那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這孝養父母都好理解。不過我還是要說下,所謂的孝養有三種,分別為:小孝、中孝、大孝。小孝順的話,就是能讓父母在物質上衣食無憂,精神上得到快樂。中孝順的話,就是不但滿足父母在衣食上無憂,精神上得到快樂之外,還要成名,光宗耀祖。大孝順的話,就是滿足小孝和中孝順的同時,還要讓父母學習佛法,永遠擺脫六道輪回之苦。

你不能說,這輩子讓父母天天非常地快樂,到最後墮落到地獄裏麵去了。

“那你們對師資這塊有什麼要求?”我向俊傑問道。

俊傑答:“關於這話,我思考了良久,我覺得不能像現在的所謂的教育市場化那樣,講究一個學曆呀,什麼亂七八糟的都教授給孩子,像唱歌跳舞啊!當然了除非孩子,有這方麵的天賦,那就另外培養。即使那樣,也要讓孩子唱一些好聽的歌曲,跳一些好看的舞蹈。不能唱一些淫曲,跳一些穿得衣服非常的少,看了之後讓人起邪念的舞蹈。

那樣的話,就會很大的損耗孩子的福報。你如果細心地觀察一下這樣的事非常非常之多,比如像有的孩子,少年成名,說實話,那都不是太好,因為那些少年成名的孩子,到了中年晚年以後,事業都不是太好,並且很多都是英年早逝。

當然了,如果他學習佛法了,知道這些有損自己的福報,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又給積累一些陰德,印經放生布施給貧困人等的一些醫藥,那他的結果會好一些。如果沒有這些,或者不做這些的話,他就逃不過遭受厄運的果報。”

聽俊傑這樣答道,我的心中不禁又產生了另外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麼這些小孩子?少年成名的孩子們,都會有,早點夭折的果報。

我把這樣的疑問又告訴給了俊傑,想聽聽他是怎麼樣的說法。

隻聽俊傑答道:“按照過去的俗語所說,人有福命和壽命之說。比如有的人,特別是年齡大的一些人,得了老年癡呆症,什麼都不幹,整天躺在床上,這就是所謂的壽命到了,但是福報沒有享盡,怎麼辦呢?就躺在床上享受。如果子女有學習佛法的,他就應該立即去做一些事情。什麼事情呢?把老人的財產拿去做功德。等到功德做過了,要麼老人立馬死去,不會受一些活罪。要麼老人病好了。就這兩種情況。下一個是福報沒有了,而壽命還在,這種人差不多都是,英年早逝的,或者說橫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