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收匈奴史上第一(2 / 3)

於是,陸毅便和匈奴各部對天盟誓:匈奴各部從此歸順大漢,永不背叛。

而右匈奴的王庭,就變成了大漢並州的克倫郡。同時,陸毅也命各部推舉出一人做太守,和張遼共管政事。

幾日後,管亥也押送晉陽的匈奴俘虜來到了克倫郡。

把原來屬於匈奴右部的一批人留下,陸毅便趕緊和眾人向納齊河趕來。

雖然,這些俘虜終於和自己的家人團聚了,但是,他們的身份依然是並州罪民,依然要為他們的戰爭罪服刑三年。

而在幾日前,陸毅就已得知左匈奴歸順的消息了,隻是一些右匈奴歸順的相關事宜並沒有處理完,所以,陸毅便隻好等了幾日。

原來,一聽說於扶羅戰敗,武能便沉不住氣了。

和手下人一商量,武能便有了歸順了打算,所以,對虞翻也開始禮遇了起來。當然,由於虞翻和陸毅的特殊關係,武能一開始也沒敢怠慢虞翻。

而一聽說於扶羅逃亡,匈奴右部居然歸順了大漢,武能便下定決心歸順了。而關於歸順的一些具體事宜,賈詡等人也在幾日裏談好了,隻差陸毅來走個形式了。

幾日後,陸毅和管亥一到,大漢並州便又多了一個郡納齊郡。

一切安頓妥當,留高順率並州第二師鎮撫納齊郡,陸毅便率領大軍凱旋而歸了。

回到晉陽,一麵向朝廷表功,一麵,陸毅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內部整頓。

首先,由於匈奴人的歸順,邊患已平,陸毅便卸任徐晃高順張遼於禁四人的太守職位,讓他們專職領軍練兵,除了高順和張遼要鎮撫匈奴人以外,其他武將不得幹預政事。

而朔方五原定襄雲中四郡的太守職位,則由本郡的政務主官繼任。

其次,陸毅又從並州內地挑選了一批幹吏去納齊和克倫二郡改造匈奴人,陸毅給他們的目標是要在三年內讓匈奴人歸心。

同時,陸毅又遷徙了並州內地的很多百姓去納齊和克倫二郡和匈奴人雜居,以加速匈奴人的漢化。當然,對於遷徙之民,陸毅則給予了他們很多優惠的政策。

並且,在徐晃的建議下,陸毅在陰山腳下,河套地區又增設了一郡,名為陰山郡,任命梁習為陰山太守。

其實,一入並州,陸毅就知道,在黃河中遊,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都是有名的產糧地區。位於寧夏平原的河西郡和上郡,陸毅早就開始屯田了。而現在有了徐晃的提議,陸毅便開始開發位於河套平原上的陰山郡了。

一切安排妥當,陸毅便命令徐晃的第一師進駐陰山,以協助梁習建設新城;

命令於禁的後備師進駐定襄,以策應高順和張遼二人;

命令龍騎軍和狼騎軍進駐雲中;

命令熊暴軍和虎賁軍進駐雁門。

至於飛蝗軍和特種兵,則留守晉陽。而對於陸毅對並州的一番整頓,並州上下自然是有人反對了,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荀彧。

其實,荀彧也不完全是反對,而是覺得陸毅私設郡縣一事多有不妥,至少,陸毅應該先請示朝廷的批準。

陸毅知道荀彧忠於漢室,於是,在私下裏,陸毅便對荀彧說道:“毅也想先請示朝廷批準,可是,這一來二去所費時日頗多,等朝廷允許了,恐怕幾個月就過去了。並且,並州如果多了幾個郡,那上繳的賦稅豈不也要增多?得不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