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道黃巾之亂後,陸毅就知道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要加快步伐了。
說實話,要拜訪何進和張讓,陸毅的心裏還真沒有底。不過,和陳宮陳平二人商量了一番以後,三人卻都覺得此行雖險,卻不得不行,也頗為可行。因為畢竟陸毅還是有一定的利用價值的,並且,張讓和何進的矛盾也可以大加利用。
所以,第二天,好好的收拾了一番,準備了一下,陸毅便來到了大將軍府。
見陸毅到來,何進很是驚奇。便問道:“不知淩宇前來所為何事?”
陸毅笑著說道:“陸毅今日前來,隻是為了大將軍的地位。”
何進笑道:“淩宇此言,頗令人疑惑,還望淩宇明示。”
“大將軍如今雖主政事,可並沒有多少實際的權利和地位。士林中人與大將軍貌合神離,根本不通一氣,又有張讓之黨的掣肘,所以,風以為,大將軍在朝中實在是很難有所作為。”
一聽陸毅這麼說,何進便一臉尷尬,而更主要的是卻是惱怒。
在一旁的陳琳看到了何進的表情,便上前道:“陸大人此言差矣。我主既貴為大將軍,便為百官之首,這是不爭的事實。上有聖上寵信,貴妃眷顧,下有百官群僚的擁戴,一呼百應,萬眾影從,陸大人怎麼能說我主沒有作為呢?”
陸毅笑道:“孔結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朝中,大將軍雖主政,然勢力卻不及宦官一黨。皇上寵信張讓,呼之為‘阿父’,此事人所共知。十常侍狼狽為奸,沆瀣一氣,蠱惑聖上,欺侮百官,這也是眼前的現狀。如此情況,就是貴為大將軍者,恐怕也是無能為力吧。況且,大將軍在麵對張讓一黨時,又能如何,也隻能是選擇退讓而已。所以,風敢斷言:隻要朝中有張讓一黨在,大將軍就不會有所作為。”
聽了陸毅的一翻話,陳琳也沒有什麼話說了,畢竟陸毅說的是事實。然而,陳琳畢竟是陳琳,辯才了得呀。
隨即陳琳便道:“淩宇所言有理。不過,以聖上之明,決不會縱容張讓一黨的。相信不久以後,聖上必定會翻然醒悟,罷黜張讓等人。況且,以大將軍之能,相信用不了多久必定能鬥垮張讓一黨,還朝堂一個朗朗乾坤。”
“嗬嗬,孔結之言,太過虛無縹緲了。以聖上眼前對張讓的寵信程度來看,想讓聖上罷黜張讓等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並且,大將軍勢單力孤,在朝堂上也沒有什麼助力,想要鬥垮張讓等人,恐怕是萬難之事。就事論事,總要有些依據才好。”
陳琳還要反駁,何進卻製止了他。
何進道:“淩宇來京已有些時日,想必對朝中局勢也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今天淩宇前來拜訪在下,想必胸中已有計較,不知淩宇有何良策能鬥倒張讓一黨呢?”
陸毅笑著說道:“大將軍果然明察秋毫,吾今日前來,即為大將軍獻策而來。”
“願聞其詳。”
陸毅道:“如今朝中勢力,可為三分,即宦官,大將軍和士林。宦官勢力最強,大將軍次之,士林最弱。”
何進點頭道:“確實如此。”
陸毅接著道:“大將軍雖名義上主政,實際並沒有多少實權,這當然是因為張讓一黨的掣肘,同時,士林之人的不配合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權力的相互分化和製橫,所以,大將軍之位,隻有其名而無其實。
而為今之計,大將軍若想名副其實的主政,就要搬倒張讓一黨。而想要搬倒張讓一黨,大將軍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士林之人合作。”
聽到此處,何進苦笑的說道:“我也想過要和士林之人合作的,可他們就是不買帳啊。”
陸毅笑著說道:“大將軍請想,如今朝中局勢,三足鼎立,任何一方如果想要生存,就要聯合另外一方,打擊第三方。在三種勢力中,士林的力量最弱,所以,士林之人必須要和另一方聯合在一起才能生存。而在大將軍和宦官之間,士林之人必然會選擇大將軍您的,絕對不會和宦官站在一起,這可是老天賜給大將軍的一份助力呀,如果大將軍不接受,實在是太可惜了。”
何進道:“這話在道理上是行得通的,可有的時候,士林之人總是和我唱反調。”
“嗬嗬,大將軍此言差矣。十個手指頭還不一般齊呢,而人和人之間,也難免會有所爭執的。大將軍請想,您和士林之人發生爭執的一些事情,是不是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毫枝末節?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您又何必在意呢?大局為重呀。而在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士林之人絕對會和大將軍站在同一戰線上的。”
“不錯,事實確實如此。”何進點頭說道。
“所以,如果大將軍能和士林中人各退讓一步,都為大局著想,站在一起,那麼,想要搬倒張讓,就應該不是什麼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