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漢語拚音的功勞(下)(2 / 2)

“嗬嗬,阿父竟有此心,如此甚好。眾位愛卿可有其他的事情要奏,沒事兒就退朝到太學去吧。那淩宇你就在太學多呆幾日吧,爭取讓這套音標盡善盡美,可以早日在全國推廣。”

一聽皇上這麼說,原本有事要奏的大臣也連忙說沒事了。於是,匆忙退朝以後,滿朝公卿大臣便直奔太學而來。

東漢時的太學位於洛陽城東南的開陽門外,為東漢光武帝劉秀所建。後來,漢明帝劉莊還到太學行過禮,講過經。漢靈帝熹平四年(175),為了刊正經書文字,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經,樹立於太學門外,全國各地來觀看和抄錄經文者,絡繹於途。可是自從熹平四年以後,太學便日漸冷清了,也沒有發生過什麼大事,今天一見滿朝公卿大臣撲麵而來,太學眾博士們都慌了神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也不知如何是好。

說明來意以後,眾人便來到了大禮堂,陸毅便開始了他的講解。

餓著肚皮講了一天,終於讓滿朝的公卿大臣和眾位太學生太學博士們理解了漢語拚音的用法,陸毅也終於有機會吃飯了。自此以後,陸毅再也不敢晚起了,因為忍著一天的饑餓實在不是一件好受的事。

之後的幾日,陸毅基本天天都泡在太學裏,和那些太學生太學博士在一起,當然,許多公卿大臣也是經常去的,其中除了天天都去的蔡邕以外,也不乏名人,比如盧植馬月碑荀爽等人。

經過幾日的探討研究,一套三國版的漢語拚音方案終於出爐了。雖然有些讀音和現代仍有出入,但大部分還是和現代一樣的。於是,漢靈帝提起禦筆,“漢語拚音”四個大字便從東漢王朝的國都洛陽傳遍了大漢疆域的每一個角落,而陸毅陸淩宇的名字也傳遍了天下。

為了表彰陸毅的發明,漢靈帝賜給了陸毅一個爵位,即新亭侯,還賜給了陸毅一座府第和幾十個下人。而蔡邕也因為教徒有方,成了大漢的列侯。

至此,陸毅揚名造勢的計劃已經圓滿完成了,下一步,便是開始求官了。

為了支持漢語拚音的推廣,為了表彰蔡邕師徒的豐功偉績,漢靈帝慷慨的在皇宮設宴,以慶祝這一項偉大發明的問世。

這一日,皇宮之外車水馬龍,冠蓋浮雲,皇宮之內公卿滿座,列侯翹首。

宴會的地點在朝陽宮,雖然時辰尚早,但一切用具已經準備妥當,並且,很多大臣都也已經到了,因為無事可做,便三三兩兩的在一起寒暄著。

當蔡邕師徒到了以後,朝陽宮的氣氛便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無疑,蔡邕師徒是今天宴會的主角,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宴會。

陸毅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宴會,盡管有著一個新亭侯的爵位,但和這群政壇大佬們比起來,儼然就是一個後學晚輩,初出茅廬的小後生。麵對富麗堂皇的宮殿,麵對峨冠博帶的眾位公卿大臣們,陸毅竟然有些緊張,一時手足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無奈,他隻好跟在蔡邕身後,蔡邕也順便給他引見朝中的公卿大臣們。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畢竟人太多了,陸毅也沒記住幾個,隻對幾個曆史上有名的留意了一下。轉了一圈之後,便有一些人圍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