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陸毅不無感慨的說,“然事在人為,付出終究會有所回報的,世間盜賊雖多,但捕一個就少一個;人間豪傑雖少,但隻要有一人就足以振奮百姓之心。誇父敢追日,精衛思填海,愚公能移山。世間之事,並非難成,而在是否敢為耳。故淩宇願為天下先,雖千萬難,吾往矣!不問前程如何,但求今生無悔!”
“好!壯哉!淩宇之言也。”陸毅話音未落,田豐便高聲讚道。
田豐說完,沮授也開口說道:“想不到淩宇心中竟有如此誌向,授不如也。”
“二位先生過謙了,風雖有此誌,但畢竟一人計短呀,所以,需要二位先生相助,還望二位先生能不吝賜教。”
雖然陸毅說得很誠懇,但田豐還是沒有直接表態,而是說道:“如果淩宇沒有急事,在寒舍小住幾日如何?我等還可與淩宇促膝長談。”
見田豐這麼一說,陸毅也隻得答應了。
於是,陸毅一行人便住進了田府,田府很大,田豐另給陸毅等人準備了一套院落。
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裏,田豐沮授陸毅,再加上崔言,幾人在一起暢談古今,指點江山,可以想象,幾個胸懷大誌又憤世疾俗的人到了一起會怎麼樣,再加上他們聰明的智商,基本上天底下能想到的事都讓他們想到了。要不是崔言的催促,陸毅還會在田府多住幾天的。
幾天以後,陸毅便辭別了田豐,踏上了去往洛陽的大路。
臨別時,田豐說:“淩宇此去,萬事小心。我等在這裏靜侯佳音了。”
沮授也點頭說:“淩宇大可放心而去,我等會為淩宇造勢,希望能有更多的河北名士去並州。”
陸毅一行人走後,田豐便問沮授:“此人如何?”
“天子氣概。”
田豐大驚,“果真如此?”
“授夜觀天象,見天下不久會大亂,到那時,必會豪傑四出,英雄並起,漢室江山不久矣。然北方卻有一大星橫空出世,光芒四射,紫雲環繞,氣勢恢弘,由幽州入冀州,並漸有南移之意,以分野度之,當應陸淩宇。今見此人才學見識,可是平庸之人?可是久居人下之人?且此人正結識天下豪傑以為羽翼,借抵禦匈奴之名北上並州以為根基,待天下亂起之後,便可乘勢而起,席卷天下。能平亂世者,必為此人。此人一出,天下必將大治。”
田豐聽完點了點頭,說道:“希望陸淩宇能不負你我之所望。”
“哈哈,元浩多慮了,我等回去收拾東西吧。哈哈。”說完,沮授竟大笑著向屋裏走去。
田豐無奈,也隻好苦笑的搖了搖頭,跟著沮授回到了屋內。
在路上,陸毅不禁對田豐和沮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二人之才學見識,皆非凡品。且二人忠君思想淡泊,對天下局勢有很正確的預見。從方才的情形看,二人已經屬意跟著自己了。要成大事,有了這兩個人的襄助可就好辦多啦。不過,陸毅也更奇怪了,二人如此智慧,怎能死拽著袁紹這根救命稻草不放呢?曹操雖然奸詐狡猾,但總比袁紹強啊?旋即,一個念頭閃過之後,陸毅似乎明白了:是家世。
曹操出身宦官家庭,父親是宦官的養子,成分不好,縱使你曹操雄才大略,可名聲早就在外了;而袁紹呢,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家庭背景好啊。如此一對比,袁紹很明顯占有先天的政治優勢。所以,天下之士,才會附於袁紹者居多。可惜後來袁紹自己太不爭氣,白白浪費了自己手下的一大批謀臣勇將。而自己如今能有如此的名氣,也是沾了家裏的光啊。
想到此,陸毅不禁高興了起來,感謝上天吧,讓自己又重生了一次,讓自己擁有了一個榮耀的家世背景,如今可是萬事具備了。老天,該吹東風嘍。
迎著春風,陸毅一行人向南飛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