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張府之上與崔言(3 / 3)

一聽此言,眾人不禁心中暗想:“好大的口氣,此為小才,何為大才?”

這時隻聽陸毅接著說道:“大才者,當上承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揚天朝天威,內親附百姓,使人民安居樂業。”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此乃丞相之職也,何人可為?”

“鳩雀不知鯤鵬,小才不及大才。吾欲修大才以安天下,然於小才之道亦有所見解。近日以來,吾以為樂府詩過於簡樸,難以盡述情懷,故試做七言之詩以添詩律。”

眾人聞聽此話,不禁大惑:“七言詩,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且看你如何作來。”

“前幾日匈奴寇邊,吾心有所感,吟成幾句,今日獻醜,還望各位不吝賜教。”

隻聽陸毅吟道:“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功臣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吟過半晌,眾人都大感新奇,沉默無語,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片刻,崔言道:“想不到七字一句亦可成詩。此詩平仄韻律皆美,更具大氣豪放,想不到淩宇心中亦有此誌。”

眾人也不禁點頭稱讚,陳琳也沉默不語,隻是微微頷首。

“七言詩其實和樂府詩是一樣的,不過是七字一句而已,平仄韻律皆可參照樂府詩。”看到眾人這樣推崇稱讚,陸毅趕緊解釋說。

“那日,我還做了一首七言詩,如眾人不棄,風願再次獻醜吟來。”

陸毅的話還沒說完,隻聽眾人道:“快些吟來,讓我等見識見識。”

陸毅隨即大聲吟道:“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無定河邊埋忠骨,何惜百死鑄英魂。”(抄襲滴)

剛一吟完,崔言便大聲讚道:“好!好才情,好魄力,好誌向!我敬淩宇一杯。”說完一飲而盡。陸毅隻好陪了一杯。

眾人也是讚不絕口,接著,話題自然就扯到了匈奴寇邊一事。這下張飛終於有說話的機會了,對於詩詞歌賦,張飛是不懂的,所以,方才真有些討厭這些文人了,並且,座中有幾人似乎是張飛的同類,對此也不甚喜,一談到邊患之事,眾人便開始大放厥詞,各個言辭激烈,激動異常。但都是指責朝廷失政,官吏腐朽,無一人提出解決的辦法。見眾人如此,陸毅不覺得歎了一口氣。

聞聽陸毅歎氣,崔言便出聲詢問:“不知淩宇對此有何高見?”

“我欲前往洛陽拜見老師,並求取功名,北上並州以禦匈奴,吾雖一書生,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吾願為大漢疆土灑盡一腔熱血。”

“好呀,好呀,淩宇與我不謀而合。”崔言拍手說道,“如此,吾願與淩宇同路而行,同上並州。”

聽到崔言這麼一說,陸毅心中大快,“真丈夫也,豪爽,有性格,我喜歡,嗬嗬。”所以,陸毅趕緊說:“太好了,不想今日竟得一知己,乃風之幸也,當浮一大白。”於是,陸毅端起一碗酒一飲而盡。

“得淩宇引為知己,吾亦當浮一大白。”崔言也端起一碗酒幹了。

接下來的程序,自然就是拚酒了,你敬我,我敬他,左一杯右一杯的。還好古時候的酒度數不高,雖喝了很多,卻隻是略微有點醉意。而其他的眾人都已經不行了,各個東倒西歪,走路搖搖晃晃,有的幹脆爬在幾案上睡著了,崔言也醉倒了,惟獨張飛還在給眾人敬酒。

陸毅最後陪張飛喝了一杯,便命下人叫過陸童,回到了客棧。

一宿無話,第二天一早,剛洗漱完畢,就聽陸童說崔言來訪。陸毅心裏暗暗稱奇,一大早,他來幹什麼?不過也沒有多想,就趕緊出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