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1 / 3)

第三篇

如夢令·元旦

一九九七年一月

戰鼓雄鷹神箭,

風雪萬裏邊關。

一元又複始,

誰把春光留戀?

礪劍,

礪劍,

邊城紅旗漫卷。

蒼山①

一九九七年二月

雪月點蒼山,

春色幾度寒。

戍氣層巒起,

風花洱海瞻。

曉戰破靜空,

暮歌消狼煙。

鐵馬自逍遙,

盤弓射九天。

[注釋]

①蒼山:又名點蒼山,在大理洱海西岸。主峰高4210米,有19峰、18溪。山頂有黃龍湖和烏龍湖,山下建有崇聖寺。

破陣子·者陰山

一九九七年二月

驕虜乘秋禍亂,

驚卻邊城狼煙。

壯士肝膽許家國,

紅旗漫卷者陰山。

直麵血與汗。揮師萬裏邊關,

鐵騎千群亮劍。

橫陣亙野若吞雲,

敢教殘塵入黃天。

笑對危與安。

大理①

一九九七年三月

天高雲淡蒼山遠,

雪月風花洱海寬。

卷旗開邊植綠柳,

上關白鷺入下關。

風清水麗月輪高,

蝴蝶泉邊佳人笑。

一曲壯歌響蒼洱,

萬家燈火樂逍遙。

[注釋]

①大理:大理古名鶴拓,傳說有兩鶴在蒼山洱海間翩翩起舞,後人集居開拓之。

南歌子·戰天纜

一九九七年七月

壯士慨而慷,

誌欲吞八荒。

持戈揮鎬翻作浪,

掘地飛天血汗,

東風狂。川急萬山長,

日高千旗揚。

陸海空天電皆暢,

恰是一彎流虹,

照斜陽。

訴衷情·慶回歸①

一九九七年七月

朝雨飛逝遍沙頭,

一洗百年羞。

人間奇恥難平,

血淚傍海流。石崗舊,

赤柱愁,

添馬瘦②。

香江浪卷,

歸航奔來,

紫荊滿樓。

[注釋]

①回歸: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

②石崗、赤柱、添馬艦:駐港部隊所在地。

一剪梅·訪春

一九九八年一月

一酹清醇月色高,

江上舟搖,

岸上柳飄。

寒山如黛雪初消,

酒就罷了,

樓前聽濤。立馬邊關路亦遙,

朝臨山哨,

暮臨溪橋。

春曉幾聲鴨鵝叫,

雨洗征袍,

江頭弄潮。

洱海①

一九九八年五月

兩岸飛舟柳絮長,

百裏幽花隨風香。

海不揚波春睡久,

銀蒼玉洱②醉夕陽。

[注釋]

①洱海:古稱葉榆澤,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洱海北起洱源縣江尾鄉,南止下關,麵積約251平方公裏,因湖的形狀酷似人耳,故名洱海。

②銀蒼玉洱:蒼山終年積雪,洱海水在月光照射下潔白如玉,故有“銀蒼玉洱”之稱。“洱海夜月”成為大理“上關風、下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四大奇景之一。

鄉謠

一九九八年七月

兩山對峙月輪高,一溪縱橫鷺棲驕。慢推木窗大風勁,醉臥琴台青春老。重重曉鍾催人愁,縷縷心燈照影小。此身行作盤山士,夢裏金戈故鄉謠。

江城子·蒼山月

一九九八年九月

一輪斜陽吞江霧,

向舟艦,

雲來去,

欲挽天河,

把皓月留住。

直麵飛來雙白鷺,

輕點水,

棲船塢。千年蒼山都幾許?

開中門,

強弓弩,

風卷戰旗,

聽戍樓急鼓。

劍氣當歌衝天去,

越青峰,

走征途。

抗洪搶險①

一九九八年九月

三江何悲壯?捐軀呼巨浪。縱橫天海遠,朝暮風雨狂。千軍忽驟起,萬裏若金湯。汗血騰蛟龍,丹心映斜陽。

[注釋]

①抗洪搶險:1998年秋,長江流域及嫩江、鬆花江流域出現罕見特大洪災。在黨中央領導下,解放軍指戰員集師三江,力挽狂瀾,同洪魔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確保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將這場特大自然災害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