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加林:西伯利亞泰加林又稱北方針葉林,主要由耐寒的針葉喬木組成。主要的樹種是雲杉、冷杉、西伯利亞落葉鬆等。泰加林(taiga)一詞源自俄羅斯語,指極地附近與苔原南緣接壤的針葉林地帶。現在這一術語泛指寒溫帶的北方森林(borealforest)。在北半球的寒溫帶地區,泰加林遍布北美和歐亞大陸北部。泰加林地區的特點是夏季溫涼,冬季嚴寒,氣候幹燥。泰加林帶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和新疆阿勒泰地區。
·金蓮花:新疆其實共有4種金蓮花屬的植物,分別為準噶爾金蓮花、淡紫金蓮花、阿爾泰金蓮花等。金蓮花為多年生草本,花期6~8月,可藥用,主要用於清熱解毒。
【注意事項】
·去大薩孜必須要在哈巴河辦理邊防通行證。
·大薩孜處於山中,晝夜溫差大,且山中多雨,一定要做好防寒防雨準備。
·大薩孜既然叫大沼澤,那麼裏麵濕地遍布,行走時一定注意,否則極易陷入泥中,雖然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但搞上兩腳泥水還是綽綽有餘。
·愛護生態,帶走垃圾。
·雖然在如幻的花海仙境中,但這裏的邊防官兵很辛苦,守衛國境是他們的職責,請聽從他們的要求並尊重他們。
【還有什麼】
周邊景點
·哈巴河樺林公園:也許哈巴河本身就是一道風景。哈巴河縣城景色優美,而樺林公園就在縣城以西6公裏,白樺林長約138公裏,寬約1.5公裏,屬於河穀次生林帶,是我國西北最大的天然生長的白樺林帶,分布在出山口後的哈巴河兩岸,以及數支流交彙而成的河灘之上,麵積達3萬畝。哈巴河樺林公園景色優美怡人,同時也是采摘野蘑菇的好去處,樺林內有大型真菌100多種,但是夏天蚊蟲凶殘異常。
·哈龍溝:位於新疆哈巴河縣薩爾布拉克鄉境內,距哈巴河縣城直線距離35公裏。哈龍溝地處阿爾泰低山帶,主要以造型各異的花崗岩而知名。而在那些形態各異的岩石上,還有許多遠古時期遺留的岩畫,岩畫大多為紅色,主要表現內容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生活勞動場景。
·阿舍勒銅礦:去大薩孜的必經之路上有著一個著名的企業,阿舍勒銅礦。阿舍勒,蒙古語意為“鹽堿地”。阿舍勒銅礦是由新疆地礦局第四地質大隊於1986年發現、1992年詳細探明的一座大型有色金屬礦床,該礦床屬火山噴發—沉積成因的黃鐵礦型銅、鋅多金屬礦床。阿舍勒銅礦目前是阿勒泰地區最大的企業,也是國內第二大銅礦。2008年1月獲得了“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的稱號,2009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如果有興趣,可以一看。
當地美食
阿勒泰地區的美食與伊犁直屬地區較為接近,均以哈薩克風味的美食為主,主要為馬肉、那仁等。同時,阿勒泰因為有著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湖這樣的河流湖泊,因而魚類資源較為豐富,尤其是赤鱸(俗稱五道黑)、白斑狗魚(俗稱喬爾泰或巧兒太)、圓腹雅羅魚、貝加爾雅羅魚(以上兩種俗稱小白魚)、北極茴魚等冷水魚最為著名,其中大多僅見於額爾齊斯河流域,為珍貴魚種。
當地特產
除了熏馬肉、馬腸和冷水魚類,阿勒泰地區最著名的則是阿勒泰大尾羊。阿勒泰大尾羊,顧名思義,就是有著肥大的尾巴用於儲存脂肪過冬。其實阿勒泰大尾羊這個名字是1990年才正式被命名的,此前一直被稱為福海(阿勒泰的一個縣)大尾羊。一些資料說這種大尾羊唐代就是進獻皇帝的貢品,但我對此表示懷疑。唐朝皇帝如果想吃阿勒泰大尾羊,那時候別說飛機火車了,汽車也沒有,一路趕過去那得幾年才能到?
阿勒泰大尾羊是不是唐朝皇帝的貢品我不知道,但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阿勒泰大尾羊卻是被指定為專用羊肉,直接導致了那一年阿勒泰地區羊肉價格的飆升。
阿勒泰大尾羊事實上是哈薩克羊的一個分支,以體格大、肉脂產出率高而著稱。
哈薩克族的奶製品也是一大特色飲食,有奶疙瘩、奶豆腐、奶油、酸奶、酥油等。尤其是馬奶,亦即俗稱的馬奶子、馬奶酒,為新鮮馬奶發酵而成,入口極酸,但奶香獨特,回味無窮,且多飲能使人大醉,另外類似的還有駱駝奶。
阿勒泰地區還出產羊肚菌、牛肝菌等多種食用菌類以及鬆子、蜂蜜等特產,而哈巴河縣則有一種俗稱黑蘑菇的黑褐色蘑菇,味道鮮美。
除了吃的,哈薩克人的刺繡工藝品、皮囊製品、木製餐具等均充滿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