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顧客是專程來購買某種商品或服務的。他們進來後,很少左顧右盼,而是腳步輕快地徑直向某一商品走去。店員應迎合他們的急迫心理,主動接近。
這類顧客的購物目的並不明確,但如果他們發現合適的商品或服務,就會產生購物動機。這類顧客以女性居多。對於這類顧客,店員切忌立即上前去打招呼,要尋找合適的時機。顧客在購物時心情有七種變化,即注意向右興趣向右聯想向右欲望向右比較向右信賴向右決定。隻要把握好這七個過程,就可以輕鬆掌握接近顧客的最佳時機。以下幾個顧客表象就是接近的信號,見表4-1.
表4-1?顧客心理流程表階段1.注意2.興趣3.聯想4.欲望5.比較6.信賴7.決定顧客的行動目光被吸引停下腳步注視特定產品瀏覽或簡單詢問提問並比較思考購買硬、軟終端建設掌握接近顧客的時機開場技巧商品解說、詢問技巧、激發購物欲望處理價格異議及其他問題結束銷售技巧與顧客保持良好互動應對措施(1)當顧客一直注視著同一件商品時這個時候正是招呼的機會。因為長時間看著同樣的商品,證明這位顧客對商品有興趣,或者他已經到達“聯想”的階段了。這時招呼的方法為,從顧客的正麵或是側麵,不慌不忙地說聲“歡迎光臨”。若是認為顧客已經進入“聯想”的階段的話,不妨用比“歡迎光臨”更能令“聯想”達到高潮的語句,例如“這個設計得很不錯哦”,用這樣的語句來招呼也許更為恰當。(2)當顧客用手觸摸商品時一直看著某件商品的顧客有時會用手去觸摸商品,或者拿在手上翻看,或者來回調試,這表示他對那件商品感興趣。人對引發他興趣的東西,往往會摸摸看來證實一下。利用顧客這一特點,店員可以抓住接近顧客的好時機。隻是這時候,顧客正欲接觸商品的刹那,從背後趁其不備時出聲的話,不僅會嚇顧客一跳,還會使顧客產生誤會。因此,店員從側麵走過去輕聲地招呼比較妥當。(3)當顧客從看商品的地方抬起頭四處張望時一直注視著商品的顧客突然把頭抬起來四處張望,這意味著他想把商品拿在手上仔細看一下,想向店員進一步詢問有關商品的事宜。這時可毫不猶豫地大聲說“歡迎光臨”,這樣的招呼可說萬無一失,大部分可以成功。(4)當顧客停下腳步時在店內邊走邊瀏覽陳列及展示櫃中商品的顧客,突然停下腳步,這時是向前招呼的最好時機,因為他可能找到了想要的東西。看清楚是什麼商品令他心動,趕快趁熱打鐵向他打招呼。(5)當店員和顧客四目相對時店員和顧客四目相對時,並不在購買心理過程的七階段中任何一個階段裏麵,但店員還是應該輕聲說聲“歡迎光臨”。這雖然未必和銷售有關聯,但把它視為應有的禮貌,還是有必要的。然後店員暫退一旁,等待再次上前招呼的機會。
(6)當顧客左顧右盼時一進到店裏來,顧客就左顧右盼地似乎在找尋什麼時,店員應該盡早說:“歡迎光臨,您需要什麼嗎?”招呼得越早,越能省去顧客花時間尋找的麻煩,店員也能做有效率的配合,可以說一舉兩得。這六個接近顧客的時機,要依情況而定,隻可當作六個原則。例如,銷售高價商品時可以將接近時機延後些,而低價商品的接近節奏要加快些。這是因為價格較高的商品選擇性強,“購買心理過程的七個階段”的出現較為緩慢,太早上前招呼的話,會引起顧客一些不必要的警惕,反而會嚇跑顧客。相反,低價的日常用品或食品類,招呼要趁早些,因為這些價格低、購買率高的商品,從“注目”到“滿足”這一階段持續的時間較短。因此,門店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掌握接近顧客的技巧
把握住接近顧客的時機後,店員應該如何接近顧客?這裏麵就需要技巧了。
直接通過提問題的方式來接近顧客。常問的問題有:“您好,有什麼可以幫您的嗎?”“您好!您要看些什麼?”“您需要什麼?我拿給您看。”“您想看哪種款式?我可以幫您拿。”“請問您穿多大號的?”
店員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與顧客打招呼,進而把顧客的注意力吸引到商品上來。實施搭訕接近時應注意:(1)積極主動。有的顧客抱著閑逛的態度來店裏,沒打算買東西,但如果碰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會買下。因此,顧客是沒有區別的,店員要看準目標與時機,積極熱情、充滿信心地上前搭訕,給顧客留下一個好印象,消除顧客的戒心。(2)尋找與顧客的相同點。人往往樂於接受與自己在某些方麵相同的人的意見。顧客在購物時,也願意讓這些人做自己的參謀。如果店員的某些方麵與顧客相同,則無形中會縮短雙方的距離。如以下幾例服務語言:“聽口音,您是東北人,我父親也是東北人。”“我也喜歡這個顏色。”“我以前也幹過電工。”“咱們都是掙工資的,還是實惠點好。”“您和我妹妹身材差不多,這件挺合適的。”這種方法要求店員有較高的判斷能力和攀談能力,但不能牽強附會。
即對顧客的外表、氣質等進行讚美,接近顧客。人們永遠愛聽好話,通常來說隻要店員讚美得當,顧客都會表示友好,並樂意與之交流。例如:“您的包很特別,在哪裏買的?”“您今天真精神。”“您的寶寶長得好可愛!”(帶小孩的顧客)“您的眼光真好,這是我們店最新上市的產品。”無論采取何種方式接近顧客和介紹產品,店員必須注意交談時要非常謹慎,切忌涉及個人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