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副刊編輯老劉的女兒手臂上長了一個鵝蛋大的包,經診斷是血管瘤,要動手術,住進了市立醫院血管外科。可這種手術非同一般,做不好會切斷神經。聽說血管外科李主任是市立醫院的“一把刀”,老劉找到本單位新聞部王主任,請他出麵,找李主任為女兒親自主刀,因為王主任是李主任的老朋友。

那天,他倆一道去了李主任辦公室,李主任很忙,旁邊圍著很多谘詢病情的人。當他聽說此事後,馬上答應。老劉問李主任手術安排在什麼時候,他卻不緊不慢地說:“先觀察兩天吧。”

見李主任那不冷不熱的模樣,老劉心裏不由“咯噔”一下,馬上明白了:看來工作還沒做到家,不送紅包不行。這是醫院不成文的老規矩,明事暗做,人所共知。

這天晚上,老劉封了個紅包去了李主任家,可李主任說什麼也不收。頓時,一個高大醫務工作者的形象在老劉眼前拔地而起。可考慮到女兒的病情,這一刀下去……老劉心裏還是忐忑不安。李主任似乎看出了老劉的心思,拍拍他的肩膀說:“你放心,手術我一定做好,這個嘛……免了!”

“那……”老劉還是不放心,“這可跟不正之風無關,隻是我們的一點心意呀!”

“心意領了,錢堅決不能收。”李主任見老劉還不走,便拐了個彎說:“或者這樣,錢你先拿回去,等手術做完了再說。”

三天後,女兒上了手術台,幾個小時下來,手術非常成功。老劉感激不盡,這天晚上,他又帶著紅包去了李主任家。可李主任仍然拒收,還笑著說:“這是我份內的工作,應該做的,不能收你這份厚禮!虧你還是個報社的編輯呢!此風不可長啊!”

聽了這一番話,老劉反而窘得麵紅耳赤:“李主任,這完全是我個人發自肺腑的一點心意,純屬私人感情。要不,明天我請你們全家去風光大酒店……”

“你什麼也別想了,你去問問你女兒病房的其他床位的病人,他們都是我動的手術,我收過誰的禮?”

老劉無奈回到病房,向旁邊幾個病友的家屬詢問,該如何謝謝李主任。誰知,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李主任,好人啦!禮是不會收的,我們隻有一人寫了一張感謝信貼在住院部大門口。李主任見後直樂,連聲說謝謝、謝謝……”

“哦?”老劉聽後不由一愣:“都什麼年代了,一點精神鼓勵,這麼低的標準?如今還有信這個的?”他想想也沒其它什麼好辦法,隻有仿效別人的這種形式,買了一張大紅紙,認真端正地寫了一張感謝信,貼在了住院部的大門口。這時他才發現,住院部兩邊牆上已是滿牆紅彤彤表揚李主任的感謝信。

老劉感觸頗深,作為一名報社編輯,有這麼好的生活素材,難道不值得去寫嗎?瞬間,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感和感激之情在他胸膛湧動。當晚,他就寫了一篇《好大夫拒收紅包》的稿子,第二天在晚報上刊登了,也算是他對李主任一片真誠的謝意。

一個月後,老劉的一個朋友也患了血管瘤,求他出麵找李主任,他滿口答應了,即刻來到市立醫院血管外科,可那裏的醫生告訴他:“李主任已搬到前樓院長辦公室去了。”

“他走了?”老劉一愣:“什麼時候當院長了?”

老劉一想連連點頭:“當之無愧,應該!應該!”當他走出住院部大門口時,發現兩旁的大紅感謝信已斑駁陸離,一個清潔工正在洗刷這一帶牆麵。

老劉上前不解地問:“你怎麼把這些感謝信全部撕掉了?”

清潔工說:“我們李副院長說,現在正是創建文明衛生城市的時候,不能讓它影響了我們醫院的形象而扣分。”

“那……以後這感謝信貼哪兒?”老劉繼續問。

清潔工說:“都過時了,還貼?那是我們醫院副院長競選的時候。”

“哦!”老劉一頭虛汗,仿佛忽然明白了一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