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青玉案》(征鞍不見邯鄲路)、《鷓鴣天》(寒日蕭蕭上鎖窗)詞。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四十六歲
正月,作《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臨江仙並序》(庭院深深深幾許)、《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諸詞。
三月,趙明誠罷守江寧。夫妻二人具舟西上蕪湖,入姑孰。途經烏江縣,清照賦詩吊項羽。
五月,至池陽,明誠奉旨知湖州,暫安家池陽。
六月十三日,明誠離池陽,獨赴行在(建康),途中感疾。
清照作《行香子·七夕》(草際鳴蛩)詞。
八月十八日,趙明誠病逝。年四十九歲。清照撰祭文,悼念明誠。全文已佚,僅存斷句:“白日正中,歎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葬畢明誠,清照大病。
暮秋,作悼亡詞《南歌子》(天上星河轉)、《憶秦娥》(臨高閣)。
冬初,又作《孤雁兒並序》(藤床紙帳朝眠起)詞。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四十七歲
追隨高宗輾轉浙東。
正月,至台州章安鎮。二月至溫州。四月到越州。
先後作《浪淘沙》(簾外五更風)、《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諸詞。
十一月,至衢州。
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四十八歲
三月,從衢州到越州,卜居土民鍾氏宅,所攜文物被盜五簏。
有《添字采桑子》(窗前誰種芭蕉樹)詞。
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四十九歲
正月,高宗至臨安,清照隨後亦赴杭。
三月,張九成中進士第一人,李清照作一聯嘲之:“露花倒影柳三變,桂子飄香張九成。”
有《偶成》詩悼明誠。夏,再適張妝舟,九月離異。
張汝舟以清照訟其妄增舉數入官而貶官柳州,清照以宋《刑統》,當徙二年。翰林學士綦崇禮從中援手,清照得免,作《投翰林學士綦崇禮啟》以謝之。
作《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冬末,作賀壽詞《長壽樂·南昌生日》(微寒應候)。
宋高宗紹興三年(1133),五十歲
居臨安。
春暮,作《好事近》(風定落花深)、《滿庭芳》(小閣藏春)詞。
五月,作《上樞密韓公工部尚書胡公》。
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五十一歲
秋,避難金華。作《金石錄後序》,成《打馬圖經》,又作《打馬賦》及《打馬圖經命辭》。
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五十二歲
春,作《武陵春》詞、《題八詠樓》詩。
是年內,由金華返臨安,途中又作《釣台》詩。
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五十四歲
春,作《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詞。
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五十五歲
三月十五日,張琰序李格非《洛陽名園記》。序中述李清照上詩救父事。
宋高宗紹興九年(1139),五十六歲
春正月初五,宋、金和議成,大赦天下。
元宵,清照作《永遇樂》(落日熔金)詞。
暮春,又作《怨王孫》(夢斷漏悄)詞。
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五十七歲
辛棄疾誕生。
朱弁作《風月堂詩話》成。卷上記:“李清照,趙明誠妻,李格非女也。善屬文,於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如‘詩情如夜鵲,三繞未能安’,‘少陵也自可憐人,更待來年試春草’之句,頗膾炙人口。”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五十八歲
作《清平樂》(年年雪裏)詞。
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六十歲
立春,學士院始進帖子詞。清照撰《皇帝閣春帖子》及《貴妃閣春帖子》。
夏四月,作《端午帖子》詞。
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六十三歲
正月,曾《樂府雅詞》成,卷上錄李清照詞二十三首:《南歌子》(天上星河轉)、《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多麗》(小樓寒)、《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浣溪紗》(莫許杯深琥珀濃)、《浣溪紗》(小院閑窗春已深)、《浣溪紗》(淡蕩春光寒食天)、《鳳凰台上憶吹簫》(香冷金猊)、《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鷓鴣天》(寒日蕭蕭上鎖窗)、《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雙調憶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好事近》(風定落花深)、《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行香子》(草際鳴蛩)。
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六十五歲
胡仔為《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作序。該書前集卷六十記清照再適張汝舟事,後集卷三十三記清照作《詞論》事。
宋高宗紹興十九年(1149),六十六歲
三月,王灼《碧雞漫誌》成,卷二記清照喪夫再適事。
宋高宗紹興二十年(1150),六十七歲
清照為《金石錄·漢巴官鐵量銘》加注。注雲:“此盆色類丹砂……餘紹興庚午歲親見之,今在巫山縣治。韓暉仲雲。”
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151—1155),六十八至七十二歲
表上《金石錄》於朝。
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
李清照卒於是年或是年以後。享年至少七十三歲。
2 曆代李清照詞選本舉要
1.南宋·曾編《樂府雅詞》,收李清照詞23首。
2.明·毛晉《詩詞雜俎》本《漱玉詞》一卷,收詞17首。
3.《四庫全書》本《漱玉詞》一卷,收詞17首,附以《金石錄序》一篇。
4.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光緒七年(1881)本《漱玉詞》一卷,收詞50首;又光緒十五年(1889)刊“補遺”本,收詞8首。
5.近人李文輯《漱玉集》五卷,收詞78首。
6.近人趙萬裏輯《宋金元人詞》,1931年鉛字排印本。
7.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李清照集》,中華書局1962年版。
8.王延梯編注《漱玉集注》,山東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9.唐圭璋編輯《全宋詞》之李清照詞,中華書局1965年版。
10.王學初《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11.黃墨穀《重輯李清照集》,齊魯書社1981年版。
12.徐北文主編《濟南名士叢書·李清照全集評注》,濟南出版社1990年版。
13.陳祖美選注《中國詩苑英華·李清照卷》,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4.劉瑜《李清照全詞》,山東友誼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5.《李清照集》,楊合林編著,嶽麓書社1999年版。
16.徐培均《李清照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 李清照研究主要著作
1.《李清照》,傅東華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版。
2.《李清照詞欣賞》,薑尚賢著,(台南)一鳴書局1956年版。
3.《李清照》,胡品清著,(美)波士頓特懷恩1966年版。
4.《李清照詩詞選》(英文),肯尼思·雷克斯羅思,鍾鈴譯著,(美)紐約新向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