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年,中秋。
太皇太後懿旨,著二品以上官員可攜家眷共赴中秋宴,君臣同樂。
那年,我十歲。
馬車不知在寬闊的官道上走了多久。我靠在爺爺的身上,嘟著嘴說道:“怎麼還沒有到呢?”爺爺寵溺地摸著我的頭發,笑著說:“芳兒以後要出遠門,這麼點路都受不了,那可怎麼辦呀?”我做了個鬼臉:“芳兒以後哪裏也不去,就留在爺爺身邊。”“嗬嗬,那別人會說我索尼老頭子貪心,連孫女也不肯嫁呢。”“哼,誰愛說就讓誰說去,我才不管呢。”嬤嬤看著我們,笑著說:“小姐,就快要到了,我幫您把頭發收拾一下。”“哦。”我乖乖地坐了過去,讓嬤嬤把一個個的頭飾重新打理。
我是四大輔臣之首,一等公索尼的孫女,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公噶布喇的女兒,赫舍裏·芳兒,正黃旗出生。爺爺輔佐了幾代君主,如今更是身為首輔。叔叔索額圖,也是位高權重的大臣。索家在大清,算得上是名門望族。今晚,爺爺奉懿旨,帶我入宮參加中秋宴。
馬車晃悠悠地停下了。家丁拉開車帳,放下馬登。我三兩下跳下馬車。嬤嬤急的大喊:“小姐,慢點。”爺爺從車上下來,笑著說:“芳兒急壞了呢。”四下裏都是各個王府、臣子府的馬車、家丁,但還是有秩序地留出了一條道。我扶著爺爺走進宮門,一個管事的太監看到了我們,忙上來,打了個千:“奴才給索大人問安。”爺爺擺了擺手,扔給了一塊碎銀子。那太監一看,更是笑的合不攏嘴:“謝大人,大人這邊走。”
前麵有一張桌子,上麵擺著一封展開的折子。“大人,這裏。”爺爺隨手拿起了筆,簽下了他和我的名字。我無意一瞥,竟看到了阿珠的名字。也難怪,她是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維國的女兒,又生性活潑,這樣的慶典她怎麼會錯過呢?
我跟著爺爺在石子路上左拐右拐,終於看到前方一片燈火通明。宴會是在離禦花園邊的亭閣舉行的。走過了長廊,我看到很多穿著官服的大人們三兩成群地做在一起。看到爺爺來了,忙起身向爺爺問安。爺爺笑應著,拉我給他們回禮。我一一福了福,換來的無非是“美貌賢淑,才學過人”的讚譽。我就不明白,他們看一眼,怎麼就知道我“美貌賢淑,才學過人”呢?
爺爺拉我走開了,來到一條小道。“爺爺,我們要去哪?”“乖,爺爺帶你向太皇太後請安。”
來到了慈寧宮外,爺爺放開我,徑自向裏間走去。把門的太監一看,忙跪下:“給索大人請安。”爺爺說:“煩公公通報一聲。”那太監應了一聲,就進去了。不一會兒,那太監跑了出來,笑著說:“大人,太皇太後有請。”
爺爺拉著我走了進去,宮女把我們帶進了一間暖閣。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太皇太後。
太皇太後靠坐在軟榻上,身著朝服,掛著朝珠,麵色莊重。
“老臣索尼給太皇太後請安。”“索大人請起,有勞索大人惦記。”
太皇太後低頭看著我,慈愛地笑著。“這是你的孫女吧!”“回太皇太後,正是老臣的孫女芳兒。”“芳兒給太皇太後請安,太皇太後吉祥。”我微微一頓,“芳兒給蘇麻嬤嬤請安。”太皇太後一喜:“還真是個好孩子。過來,讓我好好瞧瞧。”我起身,緩緩走上前去。太皇太後拉著我的手,問了問我的年齡,對旁邊的蘇麻嬤嬤說:“呦,和玄燁一般大。”
蘇麻嬤嬤笑這回道:“可不是,太皇太後您瞧,這孩子多俊俏。”
太皇太後又打量著我許久,笑著說:“真是個難得的丫頭。今個中秋,蘇麻,你說給芳丫頭賞什麼呢?”蘇麻嬤嬤想了想說:“我看,不如把前餉貢的那對東珠賞了去。”太皇太後略想了一下:“恩,也罷,賞了芳丫頭,也不汙了那寶貝。”
蘇麻嬤嬤隨即從侍女手中接過一個錦盒,向我輕輕打開。我抬眼一看,一對渾圓飽滿,色澤圓潤的珠子裹在明黃色的織緞中,閃著銀色的光。“怎麼樣,喜歡嗎?”我忙跪下謝恩:“芳兒謝太皇太後賞賜。”雙手接過盒子,又向蘇麻嬤嬤福了福。太皇太後說:“晚宴快開了,索大人快去吧,怕是眾位大人都急了。”爺爺稱是。我和爺爺一道告了退,這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