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個人訪談:個人訪談是指調查人員對個人進行單獨訪問,由調查人員引導被訪者就某一問題按照事先擬好的訪談提綱發表意見。這種方式十分靈活,易於操作,被訪者的觀點不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②座談會:座談會是指由眾多與調查問題相關的人員會集在一起,在調查人員的主持下對某一問題展開討論。座談會可以在一般的會議室進行,也可以安排在專用觀察室,裝備好錄音錄像設備,記錄座談內容。座談會在短時間內廣泛收集眾人的意見,但被訪者意見的獨立性容易受到在場的其他被訪者的影響。
以上兩種方式也可通過電話或網絡的方式進行。另外,也可以借助一定的輔助手段,如事先安排被訪者觀看一段錄像,或者提供一定的產品或設定一種場景,召開現場使用測試及展示會,安排被訪人員到現場觀察或試用被測的產品,然後再自由討論,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
③德爾菲意見調查:它是指召集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專家(包括與企業生產經營相關的管理者和各級政府相關工作的管理者)組成專家組,用以收集專家的意見。專家之間通常通過郵寄或網絡的方式進行溝通,由他們就某個問題,如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等,不記名地提出各自的觀點。組織者將他們的意見彙總之後,再次進行交換。這一過程可以繼續重複下去,直到達成比較一致的意見為止。
④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是係統收集第一手資料最普遍使用的方法,它由一係列的問題組成問卷,目的是從被調查者那裏獲得答案。為了獲得理想的資料,問卷必須經過精心設計,否則就可能導致大量的錯誤和無用數據,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可能對決策產生誤導作用。為了確保問卷的效果,在展開正式調查之前,有必要對問卷進行全麵的檢查和測試。
一份優秀的問卷能夠切實調動被調查者提供完整和準確的信息。因此,不應把調查問卷看作是一個孤立的工具,圍繞問卷還有許多其他方麵的內容,如精心安排的現場操作,給予被調查者一定物質獎勵,選擇合適的與被調查者的溝通方式,這些都是問卷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問卷設計通常要經曆如下的步驟:確定需要收集的信息;決定被調查者的選擇範圍和方式;說明問卷目的及獎勵措施;決定問題的形式(如單項或多項選擇題、自由回答的問題等);決定提問的內容和表述方式;安排問題的先後順序;決定問卷的具體格式(如式樣、顏色、字體等);決定與被調查者溝通的途徑(如電話、郵寄、電子郵件、在線網絡等);測試和修改問卷;正式發放並回答問卷。
問卷可以由被訪者自助完成,即將調查表或問卷送到被調查者手中,或放在被訪者可能逗留的地方,如產品銷售場所、櫃台等。這種數據收集方法費用較小,但反饋率很低,一般不到20%。問卷也可由訪問員麵對麵或通過電話征求意見等方式督促完成。
(2)觀察調查法 觀察法是調查者親臨場所從旁觀察並記錄被調查者的行為的一種方法。觀察者並不是事先告訴被調查者,也不直接向被調查者提出問題,而是直接觀察事實,或通過儀器進行記錄,判別被調查者在某種情況下的行為、反應。調查者可以利用各種場所進行觀察,如在超市、集貿市場、社區、飯店等相關地點觀察不同年齡與性別、不同職業和文化程度、甚至不同民族和國籍的消費者的購買偏好、消費行為和習慣等。例如,調查者可以隨機抽取10個產品銷售單位或場所,暗中觀察顧客在挑選某產品過程中的反應。為了獲得真實的信息,應確保被觀察對象能夠表現自然,沒有心理上的拘束,因此大多數情況下,觀察法應避免讓被觀察對象知道自己的身份。應用觀察法要特別注意不要侵犯觀察對象的隱私。觀察法的獨特優勢在於,它可以獲得人們不情願或無法提供的信息,如了解消費者對某種農產品價格的反應,可以通過雇用多名觀察員,專門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深入到產品銷售的各種相關場所,觀察消費者購物時詢價或購買時對價格水平的反應等。
觀察法大多用於單一項目調查,如消費者購買習慣、競爭者生產經營現狀、市場供給狀況等。觀察法可客觀地記錄實際發生的情況,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但它無法解釋現象發生的原因和行為動機,且獲得信息的速度較緩慢。所以,調查人員通常將它與其他方法結合使用。
(3)實驗調查法 實驗調查法是為了探求事物的前因後果關係而使用的信息收集方法。這種方法需要選定實驗對象,設定對照標準,控製實驗環境,排除其他的幹擾因素。如研究某種產品更換包裝會對產品銷售量產生什麼影響,就可以通過觀察更換後的包裝與原包裝在銷售量上的變化來測定。這種方式一般要求針對單一的因素進行測試,而將其他相關因素保持不變。例如,為了測定一種產品在不同銷售地點對銷量的影響,可以將產品在不同銷售點的價格、品種等因素與其他店麵保持一致,觀察其銷售額的區別,由此決定適宜的銷售渠道。實驗調查法的範圍很廣,如某種商品在改變品種、質量、包裝、價格、商標時,都可以先行試驗,以了解消費者與市場的反應。我們平常所見到的試銷、展銷就是商品銷售的實驗。
(4)全麵調查法 全麵調查法又稱普查法,是指對調查對象所包括的全部單位,毫無遺漏地逐一進行調查統計,搜集相關信息。顯然,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搜集的信息全麵、細致,但缺點是工作量大,耗費的人財物力太多且時間過長。因此,它一般僅適用於國家或大型行業組織舉行的調研活動,最典型的是人口普查。對於農村中小企業來說,如果調查對象為數不多,也可考慮使用這種方法。
(5)非全麵調查法 它是指在調查對象中僅選取一部分進行調查,以獲得反映調查對象整體特性的相關信息。這種方法可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非全麵調查可以考慮以下兩種:
①典型調查:即在對調查對象進行全麵分析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單位,進行係統而周密的調查研究。如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農戶、公司、地區或用戶的調查,獲得對整體生產、供應和需求情況的基本認識,了解市場的大體趨勢。典型調查的好處是調查單位少,情報彙總快,信息比較準確,節省費用。它適於專業生產性比較強,且產品供應比較穩定的企業。
②抽樣調查:就是從調查對象總體中隨機或按一定的方式抽取一部分樣本單位進行調查,以推算總體的狀況,它可節約時間和調查費用,一般適用於一些調查對象涉及麵廣的調查項目。
最常用的抽樣方法有隨機抽取和定額取樣兩種。以對消費者調查為例,隨機抽樣的最好辦法就是假設某一特定市場的所有消費者均在一列中,每10人為一組,研究員選取第十個消費者做訪問,這樣就保證了樣本的隨機性。定額取樣是更為實際的做法,可以按一定標準把不同類型的樣本對象分組,從不同組中分別選取特定的代表水平。
抽樣調查的關鍵在於所抽到的樣本和結果的代表性。理論上說,樣本越多越具有代表性,但調查成本也越大。抽樣調查的準確程度與所選調查對象的代表性和被調查人反映事實的真實程度有關。例如,從電話簿中選取對象就會把那些沒安裝電話或電話沒被登記在冊的消費者排除在外了;從光顧超市的顧客中選取樣本,就把那些通過其他渠道購物的顧客排除在外了。同時,調查對象沒有真實回答問題或在記錄調查結果時發生疏漏也影響調查結果。這些是調查中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