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子思&父想(1 / 1)

子思

小海坐在書桌前,開始了一段時間的思考。

如果經濟要發展房價就要漲,那麼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麼大城市的房價會漲?因為大家都跑到大城市裏麵去了,因為那裏提供著很多就業機會。

2.大城市的房價會一直增長下去麼?增長到什麼時候是個頭?漲到大家都買不起了就是個頭了,但是經濟要發展房價就必須要漲。

3.那一個地區要如何保證經濟增長?要讓買得起房子的人進入到地區裏麵來,設置更嚴格的戶籍政策,把低收入人群從這個地方驅逐走,低產業價值的企業搬走,要讓高收入人群留在這個城市裏麵。

4.限購令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限購令從表麵上看可以抑製炒房,但是從更深層次來說是為了防止房價下跌,維持房價平穩增長。

5.小城市的房價和大城市的房價是什麼關係?實際上是一個競爭關係,大家都傾向於去小城市那麼小城市房價就會漲,大家都傾向於去大城市大城市的房價就會漲。

6.那麼現在的我應該做出怎樣的選擇?第一條,去羊城用自己和父母二十年努力來的積蓄買一套房子融入這個大城市生活之中,生兒育女在大城市裏麵,憑借我普普通通的能力,可能在整個城市中混了底層,我一個人苦沒有什麼關係,我的子女在學校裏可能會處處感覺低周圍同學一等,這樣的生活我怎麼讓我的孩子自信健康的成長下去;第二條,我去一個小小的城市生活,每天吃穿不愁,然後生兒育女和周邊的同學生活水平相近,子女在成長階段受到的壓力會小很多,等到未來進入工作後,可能發現自己和周邊同事能力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上,人家孩子出來琴棋書畫啥都會,自己的讀完幾年學發現自己啥也不會,跟周圍的同事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上。

最後結論:安穩總是不可持續的,自己追求不了什麼安穩,有人在興起就有人在衰落,居安思危是這個世界永恒的主題。

父想

我也思考了很多,小時候讀書的時候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本科畢業了還是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現在為人父母還是覺得什麼都做不了。別人在讀書的時候我在讀書,別人找工作的時候我也在工作,現在人家都要買房子我也要跟著買房子。我跟隨著這個時代,跟著大多數人行動,自己卻毫無想法,對別人家的事情卻操心的不少,活了一大把年紀還是什麼主腦都沒有。有的人25歲就死了,卻等到80歲才埋葬,說的大概就是我這種人吧!

如果現在要給自己一生寫一個評價,我會寫什麼呢?一顆孤零零的小草,風往哪邊吹我就往哪邊倒。我就這水平了,小海會怎樣呢?小海按照我的路行進,未來有車有房生兒育女其實也不算太差,跟著這個時代一起發展一起衰敗,其實也沒什麼不好,並不是所有人都要成為愛因斯坦、李嘉誠啊!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也不錯。。。。。。。

各種不同的思緒我的腦海中縈繞,突然我的手機響了

“部長,好。。好。。沒問題我馬上到!”

我立馬開著我的小破車去接機場接送領導,剛才的糾結全然不見,解決人生的糾結很簡單,就是別管為什麼,直接掄起袖子開始大幹特幹。人就是不能太閑,太閑的話生存意義總會想到沒完沒了。我想到小海估計也陷入了某種程度的糾結,像小海這種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動不動就會想到生存意義沒完沒了,這個世界哲學家實在太多了,吃飽了沒事做的人太多了。

我腦子中突然浮現出一個想法:也許小海可以過不一樣的人生。

晚上下班,我連忙回到家中。

小海跑來和我分享了他的想法,我忍不住笑了起來:“人家都在考慮是不是出國發展,你卻還在想去不去大城市,人活著有一點很重要,你知道是什麼”

小海搖了搖頭。“不糾結,選擇來臨的時候不糾結,選擇結束了之後,依然不糾結。小海你也二十多了,是應該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情。“

小海麵部透露出一種詭異,感覺老爸好像變了個人”爸,你是想表達什麼?“

我突然發現氣氛有點不對,需要有一個更好的切入點:“後天要帶你去見小胖叔,人家特別喜歡有想法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