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蝦版農家小炒(2007年6月4日)(1 / 1)

到古巴的第一頓飯是晚餐,豆角炒肉、涼拌黃瓜,還有炸花生米,男同事的手藝不敢恭維,但我也吃得很香——在巴黎機場等待了二十幾個小時,跨越大西洋的飛機上再來十幾個小時,我早已饑腸轆轆。那天晚餐,同事力勸我喝杯雪碧,我喝著怎麼都覺得不對勁,後來才知道,裏麵摻了古巴特產的朗姆酒——古巴朗姆酒加美國雪碧,即是所謂“自由古巴”。

第二天、第三天,我發現飯桌上始終是這幾個菜,隻是炒肉的豆角會換成洋蔥或者茄子,偶爾有個清炒小白菜。但那小白菜,不知道為什麼會那麼老,硬邦邦的,簡直不知道是在吃青菜還是啃甘蔗。

突然有一天,冰箱裏有了魚和龍蝦。同事興奮地描述著在菜場的收獲,在市場上遇到了龍蝦,一下買了10個!今年春節在國內開會時,有一個同事即將去安哥拉常駐,其他同事都說“多幸福呀,到那邊你就可以拿龍蝦當飯吃了。”沒有想到在古巴也是可以拿龍蝦當飯吃,去頭去尾後大概還有15厘米的一個大龍蝦,隻折合人民幣13塊錢。

這麼便宜,不擔心浪費材料,我自告奮勇來做這道菜。大龍蝦可不是天天吃的,一下子給了我5個任我處置,真是練手的好機會。我特意上網查做法,但鑒於我們在酒店長包房,調料設備實在有限,在仔細分析可行性之後,也隻有薑蔥爆炒可選,於是吩咐男同事將每隻龍蝦斬成幾段,我去準備其他材料。

等我準備好材料,回頭過來發現,我那可愛的同事,不僅將龍蝦斬成了小段,還將蝦殼全部去掉了,隻剩下白嫩嫩的蝦肉堆在盤裏,並用油和鹽醃製起來——這可真真是拿龍蝦當飯吃的做法了。可憐的5隻龍蝦,被我們生生做成了農家小炒。

反正龍蝦便宜,還剩下5隻呢,可以再仔細研究一下。一邊吃我一邊想,既然龍蝦這麼便宜,為什麼我們前幾天都隻有豆角茄子?

下一次的采購,我跟著同事去了趟菜市場,龍蝦為何不能當飯吃的問題得到了答案。因為在古巴,諸如土豆雞蛋這種在世界其他國家再普通不過的農產品,都屬於戰略物資,是被禁止交易的。之前買到那10隻大龍蝦,純屬偶然。

因為不時降點小雨,菜場有些泥濘,但物資其實也還算豐富。木瓜、芒果、西瓜這些水果都是鮮豔地可愛著,更加吸引我的是一些插在塑料桶中的鮮花,非常漂亮,而且超級便宜,隻要5個比索,大概折合人民幣才1塊多。一般來說,外國人在古巴使用的貨幣跟當地人是不一樣的,外國人使用專門供外國人的CUC,本地人使用古巴比索;外國人去專門供外國人的市場,本地人有自己的去處。同樣一件物品,外國人使用CUC支付的價格大概是本地人的20倍。

星期天的下午,去了海灘和古堡之後,領導帶我們去中國城吃飯。哈瓦那的中國城位於古城裏的一條街道上,占據了一個小小的巷子,木質牌坊上書“中國城”三個漢字,整條小巷裏都高高掛著大紅燈籠,很像從前武漢的吉慶街。

古巴幾乎所有的商店、餐廳、賓館都是國營的,我們進了一家據說是難得有中國廚師的國營餐廳,店內響著刀郎的歌聲。點菜時我問老板:“有沒有嫩一點的青菜?”老板說:“對不起,古巴的青菜就是那樣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