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容易為莫名其妙的感覺而衝動,世界上排名連前10億都進不去的普通男人,在她眼裏也會是全世界最優秀的男人。古今同理,陷入情網的女人都同樣的傻。往往不多不少,正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樣的傻。所以說四大經典愛情故事中的奇異結合在古代可能會發生,但絕不可能成為美好愛情的代表。試想一下,假使這四對男女都如願以償結合在一起,即便沒有法海、祝老爹、王母娘娘、長城塌方事故的棒打鴛鴦,他們的婚姻也很難度過七年之癢。很可能結婚三兩年後,織女、白素珍、祝英台、孟薑女都就開始抱怨了:哼,我當初真傻,真是瞎了眼,怎麼就稀裏糊塗地看上個你,按我的條件,真是屈就了,嫁誰也比嫁給你強!
我們熟悉的極富傳奇色彩的愛情戲劇《女駙馬》就更加離奇了。這部黃梅戲的代表作說的是癡情女子馮素貞冒死救夫,經曆了種種曲折,終於如願以償,成就了美滿姻緣的故事。湖北襄陽道台之女馮素珍自幼許配李兆廷,後李家敗落,李兆廷投親馮府,卻不料嶽父嶽母嫌貧愛富,逼其退婚。馮素珍深愛李兆廷,相會於後花園贈一百兩白銀於李兆廷,濟其困厄之急。不巧被馮父撞見,馮父誣李為盜,並將其送官入獄,逼素珍另嫁宰相劉文舉之子。心裏隻裝著李兆廷的馮素珍女扮男裝出逃,在京冒李兆廷之名應試,沒想到名列榜首,竟然考中了狀元,被皇家強招為駙馬。花燭之夜,馮素珍冒死陳詞感動公主。在公主的傾力幫助下,皇帝收馮素珍為義女,又下詔釋放了李兆廷,並改招馮素珍之兄、前科狀元馮少英為駙馬。李兆廷頂了新科狀元之名,兩對新人乃同結秦晉之好。李兆庭一出大牢便不費吹灰之力成為狀元,且與已被皇帝認成義女的馮素珍鸞鳳和鳴,剛去掉枷鎖的腦袋上戴上了級別很高的烏紗帽,夜夜都抱著美女加才女的皇帝義女共度良宵,其作為男人之待遇令天下所有男人羨慕不已……
毋庸諱言,《牛郎織女》和《孟薑女哭長城》反映的是窮男人的愛情夢想,《白蛇傳》與《梁山伯與祝英台》反映的是酸腐文人的愛情夢想,而《女駙馬》更將酸腐文人的愛情夢想推向極至,將天下的好事都占盡了。李兆庭不僅贏得了出身高幹家庭的美女加才女馮素珍,而且馮素珍還不辭辛苦地替他考取了狀元博得了功名。“人生四大喜”的兩喜“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幾乎同時降臨在幸運兒李兆庭身上,事業與愛情雙豐收!而且他還不用做任何努力,坐享其成即可!如此厚顏的文人之想象真讓人臉紅。
文學作品允許虛構允許盡情發揮,但必須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須符合生活的邏輯與常理。愛情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人類情感活動,脫離其基礎,再浪漫的愛情也隻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以上五大經典愛情故事顯然都缺乏生活基礎,其折射的不外乎兩種愛情觀罷了:一是窮人愛情觀,一是書生愛情觀。都是男人中的兩類人(窮人與酸腐文人)憑空編造出來的,然後謬種流傳,誤人不淺。生活中的許多人特別是女人常常為愛所迷為情所困,甚至把愛情當飯吃,大部分就是受了這類虛假愛情故事的誤導。等醒悟過來時,往往青春不再,隻能感慨唏噓,對來時的路不堪回首,驚異自己當初為何那麼傻。
一千個人的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萬個人,就會有一萬種愛情。劉繼興希望人們少著迷一些所謂的愛情故事,理智地、冷靜地去欣賞愛情類的作品,要看到並審視到作品背後的東西,切不可總是在別人的虛偽故事中流著自己真實的眼淚,荒廢了時間不說,還有可能使自己受了誤導。錢鍾書在《圍城》中說:沒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了人的當;受過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了印刷品的當。這句話真是太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