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會耍嘴!”妻子苦苦一笑說,“地裏的草鋤不完,沒人笑話?我苦點累點沒啥,我是看你瘦成這個樣子,叫人都認不得咧!今晌午甭走,我給你擀一案子長麵。”
張文遠感動地點點頭,說:“行,我吃兩老碗!”多少天來,他很少吃一頓可口的飯了。
吃了飯,他立刻精神煥發,嘴一抹,拿上衣服就走。妻子望著他的背影說道:“命是自個兒的,再甭耍二杆子了!”
張文遠笑笑,揚長而去。
張文遠沒有食言,基建一竣工,又立刻進行設備安裝。在專家的指揮下,他又發動群眾,群策群力,抬設備,走線路,借電源,日以繼夜,連續作戰。
一天,張文遠在和大家一塊兒抬一台設備的時候,砸傷了左腳。立時,他痛得眼冒金花,額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禁不住渾身痙攣。人們一下慌了,連忙把他抬到了店張醫院。結果一拍片子——骨裂。
“辦住院手續吧。”醫生說。
“我不住院,”張文遠忙說,“開點藥就行咧。”
“你說行就行了?”醫生眼一瞪,“你既然來了,我們就要對你負責。萬一感染,問題就嚴重了!”
張文遠知道,這時候任你怎麼解釋,醫生也是不會答應的。他沉思了一下,說:“好好,住院就住院,就當經世事呢。”是的,張文遠住院還是生平第一次。
到了晚上,他對前來看他的基建隊長說:“夥,你騎車子著沒有?”
“騎著呢,”基建隊長不知其意,便實話實說,“問這弄啥?”
“你這貨咋這麼老實!”他眨眨眼睛,下巴往外一揚,嘿嘿地笑了。
基建隊長立刻心領神會,驚訝地說:“想溜?這怕不行吧!”
“有啥不行的!”張文遠說,“放心,沒事!”
“你甭胡來!”基建隊長還是有些擔心。
張文遠見狀,便不耐煩地說:“你還像個立著尿的嗎?咋就這麼吞吞吐吐、支支吾吾的!趁醫生不在,你用車子把我推回去。”
就這樣,張文遠又回到了棉絨廠。他雖然不能走路,但卻依舊坐鎮指揮,使一切工作有條不紊順利進行。
到了4月29日,萬事俱備,隻待投產。這天,公社領導和許多幹部來到棉絨廠,檢查了所有的設施、設備,雖是土法上馬,但對一個社辦的小型企業來說,畢竟還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讓人們開了眼界。
回到辦公室,郭生春書記說:“文遠,這棉絨廠的牌子怕是要換了。”
“對對。”張文遠已經可以走動了,但全身的重量主要還靠右腳支撐。“你和公社的領導們決定吧。”
郭書記笑笑,又看看社長:“你的意見呢?”
“就叫興平店張奶粉廠吧。”社長說,“人事不變,還是棉絨廠的全套人馬,你看行嗎?”
郭書記點點頭,說:“就這麼定了!”
接著,他們又討論了“五一”投產前的準備工作和舉行慶典儀式的有關事項。張文遠征得公社領導同意,提前就給縣、社有關部門發出了邀請。並決定由社長主持大會,張文遠作籌建彙報,縣鄉企局、公社書記和縣上領導講話。書寫會標、標語由店張中學負責。同時準備了煙茶糖果,又在本廠挑選了幾個精精靈靈的姑娘為大會服務。整個廠區和店張鎮大街都打掃得幹幹淨淨,環境煥然一新。
到了“五一”這天,風和日麗,晴空萬裏。奶粉廠的裏裏外外,張貼了許多紅綠標語,除了歡迎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檢查指導的內容外,就是祝賀奶粉廠正式投產及大力發展集體企業之類的口號。“興平縣店張奶粉廠正式投產慶典大會”的會標,黃紙黑字,貼在一條紅布上,在金色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
8點剛過,公社的領導便提前來到奶粉廠,又和張文遠把大會前的準備工作檢查了一遍,以防出現紕漏。9點左右,縣上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領導陸續乘車而來,周圍的群眾更像逢年過節一樣,成群結隊地來到奶粉廠。他們知道,店張奶粉廠的建立,標誌了店張鄉鎮企業發展的新階段。而且,奶粉這種產品,對他們來說,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很多人都想知道,怎麼會把鮮奶變成粉末。所以,大家都抱著濃厚的興趣跑來,觀看慶典大會和正式投產的盛況。
張文遠一早起來,便刮了胡須,洗了頭,換了一身幹淨衣服,顯得容光煥發,精神抖擻。他和各位領導、各位來賓熱情握手,連聲歡迎。辦公室和廠子的大院擠滿了人,人人喜笑顏開,春風滿麵。
中午10時,社長宣布慶典大會正式開始。刹那間,鞭炮齊鳴,紙屑飛揚,震天動地,十分熱烈。首先由公社郭書記致開幕詞。接著,由張文遠彙報整個籌建情況。他沒有書麵材料,因為從開始到現在,每個細節他都清清楚楚,記憶猶新。他講得非常流利,又能突出重點,讓大會領導與群眾一目了然,最後他又講述了奶粉廠的美好前景:
“我們經過半年的基建,共投資16萬元,因陋就簡,土法上馬,在各級部門和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建起了一條年產200噸的奶粉生產線,今天就要正式投產了!這是我們店張公社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全縣的一件大喜事。它是我社乃至我縣建設的新型企業中科技含量較高的地方乳品企業,也是我們向更高科技邁進的一個新的起點,為我縣社辦企業創造了一個新輝煌!”
立時,掌聲齊鳴,如春雷貫空。
接著,在幾位部門領導講話之後,是縣委書記講話。他高度讚揚了奶粉廠的創業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並對奶粉廠的發展寄予了美好希望。他強調說:
“店張奶粉廠的建立,為我縣發展集體企業、向高科技邁進開了先河,也打破了農村傳統的生產觀念,創造了新的生產模式。就是說,農民也一樣可以辦企業,搞工業,攀登科技高峰。然而,關鍵的問題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今天,奶粉廠的建立,勢必帶動店張群眾甚至周邊縣區的群眾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爭當萬元戶,有利於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這是店張奶粉廠的重要貢獻。因為,他們為大家帶了個好頭,提供了條件!我希望各公社都要學習店張公社的創業精神和工作經驗,創辦出更多更好、規模更大、科技含量更高的企業,帶頭致富。要發揚奶粉廠白手起家、敢為人先和克服困難、大幹苦幹的精神,為發展我縣經濟作出自己的貢獻……”
張文遠的彙報和郭書記的講話,使在座的幹部和群眾情緒活躍。有的群眾禁不住低聲議論起來,說:“文遠這小夥子還真是個幹將呢!有膽量,有魄力,有心計,也有能力。”
“是呀!”旁邊應和道,“關鍵是敢想敢幹!他咋就想辦奶粉廠呢?而且,八字沒見一撇,就爭取上級資金10萬塊,這可是個破天荒的事呢。”
“對!”又一個老漢邊點旱煙鍋邊說,“不是文遠,棉絨廠早就垮了,還想建奶粉廠呢!”
這天投產,共收鮮奶400多斤,一切正常,非常順利。張文遠如釋重負,這才長長出了一口氣。第二天,他給公社、縣委、縣政府送去了喜報,附帶幾包自己生產的奶粉。
消息傳出後,震驚了省鄉鎮企業局。一位副局長看著報紙上的報道,驚訝地說道:
“哎呀,興平還建了個奶粉廠,咋就沒有聽說過!”
他立即派人到興平了解,又去了店張,親自跑到車間,看了設備和生產現狀,連忙回到省局,彙報了詳細情況。領導一聽,簡單不敢相信這個既成事實。因為僅僅投資16萬元,隻用了半年時間,就建起了年產200噸的奶粉廠,這簡直是創造了乳品史上一個奇跡。按照一般情況,要建成這樣規模的奶粉廠,少說也得近百萬。於是,店張奶粉廠和張文遠的大名,不脛而走,幾天時間便傳遍了全省。
事有湊巧,省鄉鎮企業局要在乾縣召開全省乳品業會議,省局便作出決定,要張文遠在大會上作典型發言。這天,省局的生產處處長首先開車來到店張奶粉廠,進一步了解了有關情況,並通知張文遠做好發言準備。幾天後,省局張常樂局長又親自跑來,了解情況,實地檢查。張文遠如實彙報說,雖然投產了,但設備很不理想,連發電機都是借的。
張常樂局長笑道:“這個我信。16萬元想建這麼一個奶粉廠,已經是個奇跡了。”他想了想說:“這樣吧,省局給你們兩萬,盡快補充發電機。已經投產了,決不能停下來。”
張文遠連聲道謝,激動得兩手顫抖。
乾縣會議開幕的前一天,省局領導和各縣參加會議的人員都陸續去了乾縣,張文遠正準備搭班車,不料省局副局長馬愛民提前又來到店張,他讓張文遠坐他的吉普車一塊去乾縣參加會議。正值初秋季節,天高氣爽,滿地的玉米碧綠茁壯。馬副局長硬是要文遠坐在前麵,這是張文遠生平第一次坐小車,而且是坐省局領導的車,又坐在車子前座,就感到十分榮幸,十分感動。他望著公路兩邊的玉米,望著路旁的楊樹嘩嘩地向後閃去,不由想到:
“哎呀!省上領導咋都這麼態度和藹、平易近人呢?要是早知這樣,當初有困難找省局領導就好了。”
在乾縣乳品業會議上,張文遠作了典型發言,被譽為“我省乳品企業的一個典型”。並把店張奶粉廠作為馬愛民局長的聯係點。
當年,店張奶粉廠生產奶粉21噸,盈餘3萬元,加上棉絨廠生產,共盈餘5萬餘元,在店張所有社辦企業中獨占鼇頭,並為以後的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第二年,他們總結經驗,又對部分職工進行了技術培訓,並逐步完善了鮮奶收購網絡,製定了相關的獎罰製度。到了年底,共生產奶粉89噸。第三年一躍上升到102噸,盈利10餘萬元。
為了擴大生產,張文遠投資1.5萬元買了一輛四噸“解放牌”卡車。買汽車當時在農村還是個新鮮事物,所以新車一接回來,一下子轟動了整個店張鎮。奶粉廠成為全公社第一個有汽車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