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美容的實施範圍,目前尚無一致意見。從臨床美容包括的範圍來說,首先是對解剖結構及生理正常範圍內的人體在某些形態方麵不盡完美的部分(如單瞼等)修整和再塑,第二是對某些無功能障礙而有外觀欠缺的先天性疾患(如招風耳等)的矯治;第三則是對機體各部位特別是顏麵部所發生的能夠影響外觀的疾病(如痤瘡等)及非病理性表征(如色素異常沉著等)的治療;第四是對一些疾病經治之後雖然生理得以恢複但外形尚未完善恢複的缺陷的再矯治。在保健美容方麵的實施範圍,則可以從護膚、養顏、口腔衛生保健、運動、背養、心理和環境優化等方麵著手,達到從生理到心理方而保待著青春健美的目的。
我國目前醫學美容學的學科發展狀況,主要涉及到整容外科、頜麵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膚科、口腔修複科、正畸枓、康複枓、心理谘詢及其他諸多臨床學科。這些學科範圍均有部分有礙於人體美的病症,因而醫學美容學的範疇,就不僅限於消除疾病,而且還刻意恢複和創造人體局部與整體、靜態與動態的美感.上述各科的疾病既包括先天性崎形和發療性畸形,也包括後天性缺損和缺陷,如唇裂、齶裂、多指(她)、鞍鼻、外耳畸形與缺損、鼻翼畸形與缺損、燒傷與瘢痕、牙頌畸形、麵癱、黃褐斑、色素牙和各種損傷以及腫瘤切除術後造成不美的容貌與身體的畸形等。
在現階段醫學美容的臨床實踐中,人們還特別重視那些在生理上基本正常但形態上還不盡完善的狀態,如單瞼、塌鼻、上瞼鬆弛、下眼袋、麵部皺紋、皮膚粗糖老化鬆弛、小乳、巨乳及乳房鬆垂、外生殖器官欠缺、眉型不良、毛發稀疏或過密、局部脂肪堆積、麵部雀斑、老年斑、淺表瘢痕的矯治等,這些在現階段也是醫學美容臨床實踐中比較主要的內容。此外,對於人體美的整體設計和整形,也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關注。
為了創造人體整體美的需要,醫學美容和化妝美容也相互交叉、滲透和補充,在實踐中有時也出現兩者兼施和相得益彰的情況。但從學科體係上來分析,醫學美容與生活化妝美容有著根本的區別,前者采用現代醫學的診斷與治療技術,達到治病與美化的雙重目的;而後者則運用修飾和化妝的方法以掩飾缺陷,達到暫時美容的目的。前者需要嚴格的醫學基礎和熟練的專業技術;後者則貼近大眾容易普及。一般來說,醫學美容不實施以色彩塗描為技巧的化妝和單純的美容造型。我國學者近年來研究認為,文眉、文眼線及文唇線及各種保健護膚、護發等美容方法具有明顯的醫學特征,應列人醫學美容的範圍。
必須指出,醫學美容學的實施範圍,除上述內容外,還應包括由於各種心理、社會因素影響所造成的與人體美不完善相關的各種心理障礙,如審美心理異常而導致的奇異的外形美;不能正確認識、評價自身容貌和體態的美醜,錯誤地將自己與社會和家庭的不適應性歸咎於容貌因素等。因此,在維護的再塑人體美的同時,還要幫助求美者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力求恢複其審美心理狀態的平衡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協調,故醫學美容學的實施範圍不僅局限於求美者個體,還應擴大到家庭及各種相關環境中的社會人群。
根據上述分析,我國學者將醫學美容範圍設定在美容保健學、整容外科學、整容內科學、美容皮膚科學、美容牙科學、物理美容學、中醫美容學和美容護理學等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