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連忙讓軍器監把鋼鑄炮秀出來看看,一看之下,算是頗為驚喜,鋼鑄得拿破侖炮,重量大幅減輕,威力不變。當下,李忱決定,就采用此種炮為正式火炮,這下他根本不用為難了。
重量大幅減輕,不會比原先被定為大四式的前裝加農炮重。雖然不刻有膛線,可是照樣可以射錐形炮彈,達到一千六百公尺。這已經很足夠。還因為沒有膛線得關係,可以射散彈,哪怕距離隻有二百五十步,也非常足夠了。
這主要就是用來克製騎兵,和大規模士兵衝鋒。稍遠就可以用錐形彈給予痛擊,近距離就用散彈來克製。這種炮已經非常足夠了。
不過,之前得前裝加農炮,也不算浪費,完全可以當作技術儲備。反正到時候,刻個膛線,花不了多少時間和費用。同樣也是錐形炮彈,改裝起來也方便。甚至,這樣改,對短期內大規模列裝也有幫助。能省點功夫,是省一點。
當下,參觀完也晚了。李忱沒有留飯,各自讓宰相回府。不過回去得路上,李忱在想兩件事情。
先是迫擊炮,構造簡單,以唐代目前可以製作錐形炮彈的技術,完全可以實現。也許可以做出來,不過目前還不急,迫擊炮對提供火力支援,和打擊壕溝頗有效果,唐代目前應該還不用。
不急著用,可以讓研究院和軍器監,研究一下,當作技術儲備。必要得時候,完全可以緊急加工出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關於創新。
他一時之間迷惑了,或者糊塗了。完全沒想到,兩者可以並行得。沒有規定拿破侖炮隻能用青銅鑄造,當時是沒有那條件,拿破侖三世為了量產,算迫不得已。
可是他竟然完全沒想到,可以以鋼材鑄造,拿破侖炮,而是分別指示他們研究。好在,那些研究員腦子活,幫他想到了。作出了一個算是兩全其美的大炮。
可這給他敲響了一個警鍾,他必須鼓勵工匠獨立思考。他習慣自己的前瞻性,雖然沒有看輕唐人,可是很多方麵,他都是希望,下屬依照他的意思作就對了。
不要問為什麼,,作就對了,要是覺得不對,那也是你有問題,給我照作就對了。
這是很危險得,如果所有人都喪失思考能力,不能提出反對意見,完全按照某個人的意思辦,或許在某人沒有出錯前,或者不出大錯前,沒有問題。可誰能保證,永遠不出錯?
如果一個國家,從上到下,都朝某個方向衝去,完全沒有人可以製止,會生什麼事?宋代變法就是一個例子,王安石勇猛精進,背後有皇帝支持,和現實壓力,全國上下一體改革,所有擋路、攔路,不照作,有意見得,統統被配邊疆。結果,後果大家都知道。
這真是一個很危險得訊號,一各團體裏麵,如果充斥著某一種氣氛,做出再奇怪的事情,都不奇怪了,大到國家社會,比方宋朝、二戰時期的日本,中世紀燒女巫得風潮,或者一些邪教團體。都是這個例子。
還好今隻是個錯,還有人幫他糾正。萬一哪他的改革出錯,卻沒有人指正,該怎麼辦?
必須改正,李忱想道。突然間,他有點了解,為什麼一些上位者,總是一副諱莫如深得樣子。
在現代,這是很招人討厭的,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執政者,總是擺出一副很親民得樣子,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遮遮掩掩得,利用資訊上的落差,造成一副高大得形象。
李忱以前很討厭這種人,話也不清楚,讓下麵的人怎麼辦事?遮遮掩掩,隻會造成藏汙納垢,對上位者來,遮遮掩掩也有助於隱藏自己的錯誤,建立自己高大形象。
作對了是他得功勞,我當初就是這個意思。作錯了,他事後可以擺出我不是那個意思,是你體會錯誤。錯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