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撥棹”這世裏欠田文,都是些吃敲的石季倫。屋也似金銀,山也似珠珍。有一千個為富不仁,傲貧人諂富人。

(雲)陛下,他見臣貧窮,所以不看顧。(唱)

“七弟兄”清濁不分,仁義不存。隻理會得自推尊,饑寒壯士無人問。似昌黎重作《送窮文》,魯褒再作《錢神論》。

“梅花酒”這廝每世不聞,倚主欺賓,仗富欺貧,倚勢欺人。富而驕貧而諂,貧無義富無恩。富無恩,豈是人?豈是人?類飛禽。類飛禽,頗曾論。頗曾論,處人倫。處人倫,傲饑貧。傲饑貧,莫生嗔。莫生嗔,閉賢門。閉賢門,使牛人。

“收江南”使牛人怎做孟嚐君?似仲尼不遇歎麒麟。對清風明月兩閑人,折末受窘,也強如騎馬傍人門。

(駕雲)今日事定,蘇軾仍複學士,翰林供職者。(末拜雲)感謝聖恩。但臣曠久,不能供職,不願為官也。(唱)

“雁兒落”臣寧可閑居原憲貧,不受夢筆江淹悶。樂陶陶三杯元亮酒,黑婁婁一枕陳摶困。

“得勝令”則願做白發老參軍,怎消得天子重儒臣。那裏顯騷客騷人俊,到不如農夫婦蠢。繞流水孤村,聽罷漁樵論,閉草戶柴門,做一個清閑自在人。

題目 王安石執拗行新法 李禦史舉劾報私仇

正名 楊太守奸邪攻逐客 蘇子瞻風雪貶黃州

§§李好古

李好古,西平(今屬河南省)人,一說為東平(今屬山東)人,

一說為保定(今屬河北省)人。官南台禦史,元至正八年(1348)在世。據兀·鍾嗣成《錄鬼簿》載,所作雜劇三種:《巨靈神劈華嶽》、《趙太祖鎮凶宅》、《張生煮海》。今存《張生煮海》。《詞林摘豔》輯存散曲套數〔雙調·新水令·落紅滿地暮春天 〕。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評其詞如“孤鬆掛月”。明·賈仲明〔淩波仙〕吊李好古雲:“芳名紙上百年圖,錦繡胸中萬卷書,標題塵外三生簿。《鎮凶宅》趙太祖,《劈華山》用工夫,《煮全海》張生故。撰文李好古,暮景桑榆。”

據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載,金有院本《張生煮海》,今佚。元·白樸《牆頭馬上》的李千金曾用“張生煮滾東洋大海”的精神激勵自己。這說明這個神話故事在元初已廣為流傳。李好古當是在金院本的基礎上創作雜劇《張生煮海》的。

§§沙門島張生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