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賜和別的同齡孩子一樣,八個月時牙牙學語,十個月時能扶著物體學走路了。可有一樣讓餘良和楊梅傷透了腦筋;楊梅覺得孩子一天天長大,光靠母乳和奶粉怕是營養跟不上,就和餘良商量著做一些肉糜來喂天賜,然而天賜拒食肉糜,任憑夫婦二人怎麼哄,天賜就是不張嘴,餘良一生氣硬喂了他一口,惹得天賜哇哇大哭嘔吐不止。餘良又買來鮮魚燉湯裝在奶瓶裏讓天賜喝,天賜不知所以,以為白白的湯水就是他平日裏喝的,誰知道一口下肚就哇哇大哭繼而嘔吐起來。
夫婦二人很是不放心,認為即使天賜不願意吃也不能嘔吐呀!他們詢問了別人,別人說有的孩子確實不喜歡吃這些東西,大大就好了。但楊梅還是不放心帶著天賜去了醫院,醫生說孩子一點毛病都沒有,可能是不喜歡肉魚的味道,長大一點就好了。並建議說向他這麼大的孩子不妨買一些米粉來喂他。
米粉很對天賜的口味,他非常喜歡吃,一次能吃一茶碗。餘良夫婦見了很高興,孩子既然健健康康的,其它的事也就不再多想了。
光陰似箭,轉眼間天賜已經是十七歲的大小夥子了,個子高挑身材略瘦,算不上帥哥但也眉清目秀。但白淨裏透著羸弱,讓人一看像是有不足之症,然而天賜自從出娘胎以來一直是健健康康的,什麼病也沒得過,但是藥卻吃了不少。(因為他自小不能吃肉食,爸爸媽媽帶著他到處求醫問藥,雖然沒查出原因但藥錢卻花了不少;餘良帶他去一次醫院不拿回一點藥就好像是不安心似的,西醫就給他開一些健胃消食片,中醫就給他抓幾幅健脾和胃的湯劑打發他。)
這幾天一家人都沉浸在高興之中,原因是天賜如願以償的考上了中醫大學。雖在意料之中,但接到通知書時天賜還是興奮的跳了起來。
學中醫是天賜的心願,報考中醫大學就理所當然的成了唯一的誌願。如今得遂所願喜悅之情不予言表,是日天賜睡得很晚,在自己的房間裏,坐在書桌前麵對著日記本發呆,多年來養成的寫日記的習慣如今不知道寫什麼好了,沉默了良久才提筆寫道:
2011年8月天氣晴朗微風
今日接到中醫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高興地呆掉了,我的心髒又回到了原來的位置,心率正常了,脈搏好像也平穩了,壓在身上的巨石消失了,呼吸順暢多了。
“我靠!有點誇張,還是關燈睡覺吧。”天賜嘟囔著鑽進了蚊帳。
舅舅楊宗奎也非常高興,說是幾代人沒出過大學生了,天賜考上大學是值得慶賀的大事,經他提議這個星期天他全家來給天賜道喜。
楊宗奎在鎮上經營一家建材商店,生意還不錯,最近還買了一輛長城皮卡,日子越過越好。楊宗奎雖是弟弟但孩子卻比姐姐的大得多,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楊玲已出嫁。二女兒楊杏,小名杏兒,小天賜一歲,暑假後就讀高三了。說起這杏兒還有一段故事。
杏兒生下來宗奎就把她抱到了天賜家,說是讓楊梅替他養著,自己好再要個兒子。看著繈褓中粉雕玉琢般的小人兒楊梅喜不自禁,滿口答應。因此時正值麥熟杏黃時節,楊梅就給她取名杏兒。(院子裏的那顆杏樹已被黃橙橙的乒乓球大小的杏兒壓彎了腰。)誰知還沒出滿月,宗奎又來把她抱了回去,原因是杏兒的媽媽想得不行,整日裏哭哭啼啼。宗奎無奈隻好把杏兒要了回去。依照杏兒的小名取學名楊杏。
原本由奶奶照看杏兒的,可在杏兒一歲多的時候奶奶去世了,宗奎夫婦做生意常常無暇顧及她。
一天楊梅到鎮上買東西順便到弟弟的店裏轉轉,老遠就聽到杏兒的哭聲,楊梅走近一看,隻見杏兒滿身泥土坐在水泥地上哇哇大哭。
楊梅心疼的一把抱了起來一邊給杏兒拭淚一邊哄她說:“不哭,是誰惹我的寶貝杏兒啦?告訴姑姑。”
正在招呼客人的杏兒媽媽不好意思的過來道:“姐你來了。早上喂她她不吃,現在可能又餓了,她爸爸到外地進貨去了,我一個人也顧不過來。”
楊梅本來心裏是有氣的,但對著自己的兄弟媳婦能說什麼呢。
“你看這樣行不?我把杏兒帶回去替你們照看兩天。”杏兒媽媽自是求之不得滿口答應。
自此杏兒就住在天賜家,爸爸媽媽有空就來看看她,高興了就帶她回去住兩天。楊梅疼愛自不必說,餘良也視如己出,疼愛杏兒的程度幾乎超過了天賜,當年杏兒被她爸爸抱走的時候餘良就悶悶不樂了好長時間。
------題外話------
新書求推薦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