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
自古以來便是道家仙山,求仙學道者遍布其間,習武修真之人趨之若鶩。傳聞真武大帝降生於斯,並在此處飛升成仙,是以仙名廣播,被後世之人奉為“道家第一仙山。”
此山方圓八百裏,高險幽深,飛雲蕩霧,磅礴處勢若飛龍走天際,靈秀處美似玉女下凡來。恒立山頂,環顧四周,七十二峰淩聳九霄,且都俯身頷首,朝向主峰,宛如眾星捧月,嚴然“萬山來朝”。身入其境,忽有俗念頓消的出世之感。武當之美不足於筆下躍然,有詩為證:
“五裏一庵十裏宮,丹牆翠瓦望玲瓏。樓台隱映金銀氣,林曲回環畫鏡中”
武當山下,民風淳樸,習武修真之風彌盛,曆來便是劍客俠隱的聚集之地。武當劍派,以“內家劍法”著稱,玄妙飄靈,源遠流長。它以靜製動,以柔克剛,煉氣凝神,剛柔相濟,內外兼修,不僅是極好的修心養性之術,也是習武修真之人徑相學習的上乘劍法。
隻是習武修身卻能延壽,但若想得道成仙,怕是有些荒唐,卻偏有些無聊之士信不得習劍強身之術,偏要走那邪路,去煉金丸巫丹,尋那仙草奇藥服之。卒後,便稱得道升天,去了極樂之地。此乃旁門左道,上不得台麵,卻偏有帝王將相為了長生不老,而死命追隨,到頭來卻是惘扔了一代江山。此是閑話,以饗看客。
話說古之華夏之地有諸多異邦,其中有一異邦,曰:“西月國”。那武當山恰在轄內,因此習武修真之人甚多,更不乏尋仙問道之士。前朝,世代相傳,武當山有真武大仙飛升得道,化入仙境。此言引得諸多仁人誌士紛紛效仿,隱於武當山中潛心修練,妄想有朝一日功德圓滿,為仙人頒詔,亦能飛升天宇,比肩真武大帝。
到得武當派第二十四代掌門接手之時,門下弟子張鬆仁武功冠絕天下,仁義冠蓋江湖,直有領秀群雄的趨勢。但後來竟是不知所終,世人相傳他悟得仙道,飛升而去。此說一出,異人術士徑相追隨,一時間修真之人遍布海內。
到底這仙人之說,是真是假,且不去管他,此是舊話重提,無關痛癢。隻說而今天下紛擾,群雄並舉,局勢難當,已是多事之秋,正值能人倍出時候。
我們的主人公便是出生在這個紛亂的年代!
?**
武當山小筆峰下。
青山綠水,古木參天,這裏一年四季,景致祥和充滿生機,置身其中便使人少了些塵思凡念,卻是修心養性的好場所。
恰逢初春,各種樹木蒼翠欲滴,那綠色中掩映著幾抹花紅,實在是一派旖旎豔麗景象。
一條青斑紅紋蛇從冬眠中醒來,蠕動著身體在草叢中蜿蜒前行,舌頭一吞一吐,感覺著外麵世界的清新。陽光是那麼和煦,山是如此的嫵媚,水是如此的靜謐!動物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的曼妙!
一個少年悄悄的從後麵走來,緊緊盯著這條蛇。
少年虎頭虎腦的,雖然隻有十三、四歲的樣子,但是身才卻很魁梧,手腕上一片青色的胎記格外引人注目。他悄悄的走到青斑蛇身後,迅速的向它撲去。眼看就要捉住它了,可是青斑好像早就知道有人對它不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從小男孩身邊逃走了,沿著河邊扭動身體一曲一曲的向草叢中逃去。
“我就不相信捉不住你,住哪跑!”小男孩氣憤的喊道。
畢竟這蛇剛從冬眠中醒來體力有限,躲到草叢中,小眼睛閃爍著害怕的光芒。小男孩悄悄的走近這片草叢,看準了位置迅速的撲上去,沒想到這次又讓這蛇從手邊逃跑了。
“往哪跑,往哪跑!”小男孩一邊追,一邊喊。
青斑蛇被追急了,“噗嗵”一下跳進了河裏。
“長生,你幹什麼呀,沒看見我在這釣魚嗎?”一個和他年紀相仿的男孩生氣的看著追來的另一個小男孩。
“是阿易呀,我隻顧追這個小家夥了,沒看見你在這釣魚呢,不好意思呀。”長生紅著臉說。
“算了,反正我也釣了不少了,你看,這條大不大?”阿易不無得意的指著一條一尺來長的鯉魚笑著問長生。
“阿易,我簡真佩服死你了,這麼大的魚,我還從來沒釣到過呢。”長生兩眼放光的說道。
“那一會到我家去吧,我讓我娘燉了,咱們一起吃。”阿易道。
“不了,你們娘倆在加上金叔,怕不夠呢。”長生笑著對阿易說道。
“我這還有很多呢,你看。”阿易指著小木桶,裏麵魚兒還真是不少呢。
“還是下次吧,我回家還有事呢,下次你捉到更大的在叫我吧,我先走了,謝謝你了,阿易。”長生不好意思說不去,隻要找借口先走人。
“好吧,那你先走吧,我也快回去了。”阿易笑著說道。
太陽漸漸升到了頭頂,青色的小河好像被披上了一層金光。阿易看著滿滿一桶魚,開心的笑了。
提著魚一邊往家走一邊想像著娘看到這麼多魚應該多高興呀,金叔又該誇我能幹了,不知道金叔能不能送我一把親手打的鐵劍呢。想著想著阿易又禁不住笑了。
“娘,我回來了。”還沒進門阿易就喊到,“娘,我今天釣了滿滿一桶魚呢,還有一條特大的鯉魚呢。”
聽見兒子的聲音,一個中年的婦人從門裏走出來,“小易,早上起來就不見你了,去釣魚了,也不和娘說一聲。”
“老是吃菜,都吃膩了,也該給您老換換口味了。娘,你一會燉熟了,我給金叔也端點過去。”阿易催促母親快點動手。
母親慈祥的眼神帶著對兒子的愛,“好好好,你先去把雞舍修修吧,下雨都漏水了,修好了,魚也燉好了。”
“我想先去看看金叔,回來在修雞舍好嗎,娘。”阿易一臉期待望著他的母親。
“也好,這幾天你金叔臉色好像不太好,你去看看他是不是生病了。”母親好像對金叔很關心的樣子。
“您先燉魚吧,我這就去看看。”阿易急急向隔壁的金叔家走去。
看著兒子走出去的背影,母親帶著一臉辛慰的笑容,孩子越大越懂事了,眼看就能當家主事了,真希望孩子他爹泉下有知能保佑兒子能出人頭地,一生平安。婦人心裏這樣想著的時候,不管做什麼都有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