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文靜被激慘敗北 薛軍暴行怒天地(3 / 3)

可是,他的兒子薛仁果卻並不引以為戒,反而遷怒於唐軍,咬牙切齒地吩咐道:“把唐軍俘虜全都燒死,以祭奠父親的亡靈!”

這時,薛舉之妻、鞠氏皇後在號泣之後,忽然升起一股仇殺氣焰,派人去向兒子薛仁果要來唐軍俘虜十數人,令隨從鞭撻,打得那些唐軍將士在地上亂跑亂跳,紛紛躲避。

鞠氏仍不泄憤,又令埋其兩足,裸露腹背,再命手下人用力鞭打,那些唐軍的俘虜全被打得皮開肉綻,血肉模糊,號叫之聲慘不忍聞。

薛舉殘忍,其子薛仁果有過其父,更加嗜殺成性;連他的母親鞠氏也是酷暴之人,這真叫做“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一門全是毫無人性之人!

薛仁果在父親死後,立即繼位稱“秦帝”,把國都秦城遷來高城,追諡薛舉為“武帝”。

其弟薛仁越對遷都有意見,遭到薛仁果的訓斥之後,一賭氣,自帶一部分兵馬回秦城去了。

性情暴躁的薛仁果,一向殘暴,對部下寡恩少惠,與軍中許多將領發生矛盾,如今當上皇帝,他們害怕遭到報複,一時人心惶惶,軍中士氣一落千丈。

李世民帶領戰敗的隊伍回到長安,京城上下頓時一片騷動,劉文靜立刻上朝自請處分,高祖不由大怒,斥責道:“你一向恃功自傲,目中無人,這次矯令輕敵,造成我軍大敗,損失如此慘重,不殺你何以服眾,拉出去斬了!”

秦王李世民急忙上前奏稟:“父皇息怒!這次兵敗,不該罪及劉文靜一人,兒臣雖在病中,也難逃其咎。”

殷開山也趕忙上前奏道:“啟稟皇上!劉文靜出兵全是罪臣慫恿所致,該殺者應是臣,請陛下放了劉文靜,斬了臣吧!”

在這種情況下,李淵才悻悻地說道:“好吧,免去劉文靜一切職務,留朝聽用!”李世民、殷開山還要請奏,李淵把袖子一甩,下朝去了。滿朝文武都為文靜捏了一把汗,隻有裴寂眯著眼睛,幸災樂禍地看著劉文靜,心中說道:“你的功勞不是大得很嗎?哼!差一點兒連老本也賠上了。”劉文靜頹喪地從地上爬起來,恍如隔世一般地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正要轉身向外走去,被殷開山上前一把拉住,向他道歉道:“劉長史!是我害了你,這次出兵全是我一時鬼迷心竅。”

“別說了!無論怎麼講,死傷了那麼多的將士,”劉文靜看著殷開山繼續說下去,“我劉文靜也逃脫不了責任,皇上要斬我,也是應該的!”

李世民過來對劉文靜說:“別消極,先保住命以後再說吧!”

劉文靜故作大度地說:“割掉了腦袋碗大的疤,不就是一個死嘛!”

說罷,將頭一昂,胸脯一挺,大步走了。

為了牽製薛仁果向關中進軍,李淵又派使者秘密地前往涼州(今甘肅武威),去聯合在河西自稱為“大涼王”的李軌。在給李軌的信中,李淵按照同是李姓的關係,稱呼李軌為“堂弟”。

李軌本來無太大的政治野心,接到李淵的信,非常高興,立即派遣自己的弟弟李懋作為特使,到關中來見李淵。

其實,李軌也想借助李淵的勢力,來牽製薛仁果,使他不能西進。因此,這兩個李姓“堂兄弟”是為了互相利用,各自為了本身利益。

此時,薛仁果已經打敗了竇軌,接著圍攻涇州,他向將士們猖狂地說道:“涇州地位重要,是涇水穀的屏障,關中的橋頭堡。隻要我們攻占涇州,就可以沿著涇水穀地,去攻打長安了。”

於是,薛仁果親自帶領三萬兵馬將涇州圍了個水泄不通,本想一舉攻占涇州城,不料守衛涇州的主將劉威是個正直的漢子,麵對薛軍圍困,劉威身先士卒登上城頭,與將士們一起誓死守城。

不久,涇州城內的糧食吃光了,劉威就命令部下殺死戰馬,分給將士們充饑,而劉威自己及家人卻沒有吃一點馬肉,隻用煮馬骨的湯拌了木屑吃。

將士們見了,深受感動,齊心協力地守衛著涇州城。薛仁果不斷地命令士卒攻城,有好幾次已經攻上了城垛,但在城上守軍的拚命反擊下,都被打退了,終於沒有攻陷涇州城。

李淵在長安得到探馬的急報之後,立即派遣自己的從弟、長平王李叔良帶領五千人馬,以及部分糧食,趕來涇州增援。

薛仁果得到消息之後,深感為難,宗羅喉勸他說:“唐朝的援軍快到了,若不及時撤兵,必受內外夾擊,不如趁機撤軍,再如此如此……必能占領涇州城。”

聽了宗羅喉的建議,薛仁果大喜,立即決定,既然強攻不行,就用計智取吧!

於是,薛仁果在將士們中間公開說道:“軍中糧食快要吃完了,趕快撤兵回高墌城去。”

次日,薛仁果真的撤走軍隊,派自己的參軍嚴庚珠來到涇州,要見主將劉威,揚言有要事相告。

此時,劉威正與長平王李叔良談話,一聽說這事,忙讓嚴庚珠進城,聽他說道:“薛仁果眾叛親離,部下商議派我來獻出高城城投降……”

劉威問:“怎麼能證明你們是真心歸降呢?”

嚴庚珠說:“隻要大將軍領兵到高墌城下,我們便打開城門投降。”

劉威又說:“隻要你們把薛仁果捉住送來,我才能相信你們是真心投降!”

嚴庚珠卻說:“高城一旦獻給大將軍了,薛仁果無處安身,他變成了無根之木,還能長久嗎?”

李叔良一聽,忙著代劉威答應:“你先回高城城去,我們很快就派大軍前往高墌受降。”

嚴庚珠擔心劉威不去,在告辭時又囑咐道:“請大將軍領軍速往,隻怕薛仁果一旦回到城裏,就不矧辦了。”

劉威見嚴庚珠走,立即對長平王說:“我擔心這是薛仁果的詐降之計。”

李叔良卻說:“你隻管領軍前去,縱然薛仁果詐降,你再帶軍隊回涇州城就是了,也無大礙。”

劉威隻好率領王千人馬,前往高城城受降。

誰知他的兵馬來到高墌城下,隻見城門緊閉,無人前來接應,嚴庚珠不知去向,隻得令人叫城頭開門,城上守軍卻說:“嚴庚珠未回,不能開門,你們若想進城,可以翻越城牆進來。”

劉威方才意識到自己中了詐降計,便立即下令:“架上柴草燒毀城門!”

熊熊大火點燃之後,城上守軍立刻從城頭倒下水來,把大火澆滅。

劉威隻得下令撤軍,又擔心城中薛軍出城來襲,便讓步軍先回師,自己帶領精銳走在後麵。

高墌城上守軍見唐軍撤回,立即在城上點燃了三堆熊熊的烽火,這顯然是向潛藏著的薛仁果報告消息。

劉威立即命令隊伍加快行軍速度,並緊張地注意著周圍的動靜,不一會兒,薛仁果的鐵騎果然從南麵向他們奔馳而來,此時劉威的隊伍已到了百裏細川地區,劉威隻得命令全軍停下來,做好迎戰準備。

薛仁果以三萬大軍迅速把劉威的三千人馬緊緊包圍在百裏細川地區,一番血戰之後,由於眾寡懸殊,唐軍傷亡慘重,劉威突圍不成,被薛軍俘獲,抓住劉威之後,薛仁果重又帶領軍隊包圍涇州,並且命令劉威向城裏喊話,對他說道:“你隻要按照我的要求喊話,我一定放你回去與家人團聚!”

劉威口中答應著,裝作很順從的樣子,正要喊話時,薛仁果急忙製止道:“另急!要照我的話向城上喊!”

說完,他要劉威向城上喊話道:“李世民率領的軍隊已經被打敗了,涇州應該立即投降,以免遭到屠城。”

劉威聽後,問道:“現在可以喊話了吧?”

於是,他對城上大聲叫道:“長平王聽著:薛軍的糧食快吃完了,他們很快就要完蛋了!秦王的大隊人馬快要來到了,你要帶領全城人民守住涇州城。”

薛仁果一聽,勃然大怒,殺人的念頭頓時產生了,他氣急敗壞地向手下命令道:“把他埋起來!快,埋他半人深,我要親手射死他!”

薛軍把劉威埋在城旁,將土一直堆至他的大腿處,讓他不能跑動,隻能直立著,薛仁果騎馬跑過來,連續向他射箭。

薛仁果的這種殘酷行為,不僅讓涇州城上的唐軍將士怒發衝冠,恨得咬牙切齒,一個個的全都咒罵他沒有人性,統統想要殺之而後快,就連在場的廣大薛軍也為之寒心,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將臉背過去,不忍心再去看;還有人悄悄地走開了,對這位暴君提出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