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軍師獻計天下讖 娘子義軍勢破竹(3 / 3)

說著,史萬寶又把手中大刀晃了兩晃,那黃萬山慌忙戰戰兢兢地答應道:“我答應,我答應,就怕……”

“就怕什麼?快說!”史萬寶急忙追問。

黃萬山趕忙答道:“就怕倉裏沒、沒有十萬擔。”

令孤德棻接過黃萬山的話,說道:“你不是還有一個地下倉嗎?那裏藏的糧食,何止十萬擔?”

黃萬山一聽,頓時嚇癱了,李神通一見,向史萬寶做個眼色,他從懷中掏出一根繩子,將黃萬山捆個結結實實。

此時,黃萬山的妻子毛氏走過來哀求道:“請求大王開恩,要糧給糧,要錢給錢,請別殺他好不好?”

史萬寶這才把黃萬山放了,忽聽門外叫喊連天,成百上千的難民打著火把來了,走在難民最前頭的卻是一身緊身衣服,手執大刀的二鳳!

連續五六天受饑挨餓的窮困難民,從四麵八方擁到鬆林鎮來,從頭發花白的老人,到背著孩子的婦女,一個個眼裏帶著激動的淚花,前來領糧。

就這樣,李神通、史萬寶等人在鬆林鎮上很快組建成一支二千多人的義軍,指揮部就設在黃家大院裏。

不久,李神通又兼並了另一支地方勢力,與其首領郭寶兒成了朋友。隋戶縣郡守吳方宜曾出兵爭討,但也被李神通、郭寶兒打敗,吳方宜龜縮在戶縣城內不再出來了。

吳方宜逃回戶縣之後,知道鬆林鎮的義軍厲害,怎麼也不敢再領兵來鎮壓了,隻忙著給長安的衛文異寫報告,請求發兵來打了。

打了勝仗之後,李神通、史萬寶等回去殺豬宰羊犒賞將士,李神通說道:“從長遠利益著想,這鬆林鎮無險可守,不能當做義軍的指揮中心,若能攻下戶縣,把指揮部搬到那裏去就好了。”

史萬寶也有同感,說道:“若是大批隋軍來攻打,這鬆林鎮確實難以抵擋,不過戶縣城牆堅固,若是硬攻,也不是辦法,必須想辦法智取。”

郭寶兒說:“在戶縣和周至之間一帶地區,有一個西域胡商何潘仁勢力很大,他手下有好幾萬人,若能與他聯合起來,再去打戶縣,準沒問題。”

史萬寶問他:“你認識那個何潘仁嗎?”

郭寶兒回答道:“隻有一麵之交,沒有太深的關係。”

李神通向史萬寶說:“裴勳擅長言辭,讓他陪郭寶兒兄弟去一趟,爭取何潘仁與我們合作。”

史萬寶點頭說:“是該去遊說一下,打仗還是人多勢眾好,我去找裴勳說。”

郭寶兒與裴勳一起去了何潘仁的駐地,李神通與史萬寶在鬆林鎮抓緊訓練軍隊,又派人打造攻城的雲梯等,忙著攻打戶縣的準備……

平陽公主乃李淵大女兒,為竇氏惠娥所生,在李建成之後,李世民之前,排行第-。

因為竇氏隻生此女,比較疼愛,乳名嬌嬌,後來就起名為李鳳嬌。嫁與柴紹後,一直住在長安城內。

因為柴紹的祖父柴烈原為北魏的驃騎大將軍,曾在遂州、梁州任過刺史,年老時在戶縣建有一座莊園,柴紹與李鳳嬌每年夏季都去那裏居住避暑。

李淵在太原起兵前夕,曾派人去長安密召柴紹、李鳳嬌去太原。當時,柴紹對李鳳嬌說:“如今尊公起兵舉大事,留你一人在長安會遭禍,我們一起去太原吧?”

李鳳嬌說:“你去太原越早越好,我一個婦道人家,容易藏匿,你就不必為我操心了。”

柴紹卻說:“那怎麼行?我走了,撇下你一個人,我怎能放心?衛文升那老賊本來對我就不滿,他能放過你嗎?”

李鳳嬌低聲對丈夫說:“父親起兵反隋,兄弟們都上陣了,我豈能袖手旁觀?我也要獻一份綿薄之力呀!”

柴紹聽了,吃驚地問道:“你一個女流之輩,如何去領兵上陣?何況你一兵一卒都沒有,又怎麼辦?”

李鳳嬌不服氣地說:“我自小習兵練武,又熟讀兵書戰策,難道你不知道?這次我一定要組建一支娘子軍,讓你瞧一瞧!”

柴紹見她倔強的神情,不由憐惜道:“你胸懷謀略,熟悉軍旅,我豈不知?隻是當今天下大亂,讓你一人去帶兵打仗,我怎能放心?”

李鳳嬌忙伏在丈夫耳邊小聲說了一會兒,然後嫣然一笑道:“我主意已定,你就放心地去太原吧!”

柴紹深情地看著她,不由稱讚道:“虎父有虎女,巾幗不讓須眉!我真是佩服,佩服!”

說罷,走上前去,把她攬到懷裏,抱到床上,夫妻二人又纏綿了好一會兒工夫,才戀戀不舍地離去。

柴紹走後,李鳳嬌不等長安總管衛文異派兵來搜捕,就悄悄地出了長安城,回到戶縣的莊園裏,立即召集家丁園工,宣布興兵之事。

為了組建一支義軍,李鳳嬌盡散家財,招引逃難的貧苦百姓,很快組成一支數百人的義軍隊伍。

在這支軍隊裏,還有一隊女兵,全是一些年輕的女性,李鳳嬌把她的義軍稱為“娘子軍”,一時威名遠揚,四麵八方的男女青年,紛紛來投,不到一個月,竟有一千餘人了。

在李鳳嬌莊園裏有兩個能人,他們都是李鳳嬌的心腹。

這二人一個叫馬三寶,是東漢名將馬援的後人。

一年夏天,李鳳嬌與丈夫柴紹從長安到戶縣莊園,當他們騎馬路過一個廢棄的土地廟時,瞥見一個年輕人餓倒在廟門前,雙手還緊緊地把一本《楚漢春秋》抱在胸前。

二人甚覺奇異,遂下馬讓隨從人員把他救起,交談過後,才知此人名叫馬三寶,祖上為馬援。

柴紹與李鳳嬌兩人也都是名將之後,見此不由產生惺惺相惜之情,便將這馬三寶帶回戶縣莊園裏,讓他幫著管家管理莊園的雜事。

這次,李鳳嬌回到戶縣莊園,組建義軍時,全靠著馬三寶從中協助與策劃。他對李鳳嬌建議道:“司竹園的何潘仁有三萬多人馬,若能與他聯合起來,我們就可以去攻打戶縣了。”

李鳳嬌忙問:“司竹園在哪裏?”

“司竹園在戶縣與周至之間,距離這裏不過百十裏路,”馬三保回答之後,又接著說,“這個何潘仁是個西域的胡商,他也不滿昏君的統治,若能向他陳說利害,鼓動他的反隋情緒,宣傳我們的起兵主張,說不定他會答應來加入我們的義軍隊伍,豈不是好事嗎?”

李鳳嬌說道:“好是好啊,不過派誰去說服他呢?”

馬三寶笑道:“讓我去試試吧!興許能成功呢。”

李鳳嬌又說:“你走了,我一個人照顧不了哇!”

馬三寶忙說:“我走之後,讓魯元代替我,他的本領可不比我差,管理軍隊方麵,他很有見地。”

“好吧!那就讓魯元來訓練隊伍。”李鳳嬌便決定讓馬三寶去遊說何潘仁了。

這次組建義軍,馬三寶建議讓魯元當軍隊的監察小頭目,專門負責隊伍的紀律維持,認為他能嚴格執法,雷厲風行,而且能嚴以律己,在義軍中威望極高。

李鳳嬌自然願意,現在見魯元把隊伍管理得好好的,心中更加滿意。

不久,馬三寶回來了,他終於說服了何潘仁答應加入李鳳嬌的義軍,準備去打戶縣。

就在這時,李神通派來的使者史萬寶、裴勣來到了,雙方一說清楚,李鳳嬌笑道:“李神通是我的叔父,真是大水淹了龍王廟——家人不認一家人了。”

史萬寶、裴勣回去一說,李神通興奮地說:“未想到我那侄女兒這麼能幹,她居然走在我們的前麵,早與何潘仁聯合了……”

李神通與史萬寶等一商量,立刻點齊隊伍,趕到李鳳嬌的莊園裏,何潘仁的人馬也到了,三支軍隊合在一起,竟有四萬餘人。

戶縣的郡守吳方宜一聽說,嚇得領著一家老小逃往長安去了,李神通和侄女李鳳嬌、何潘仁聯合起來的隊伍,開進了戶縣。

這支義軍稱為關中道起義大軍,李神通為行軍總管,李鳳嬌、何潘仁、史萬寶為副總管,其餘人員分別擔任各支大軍的帶兵頭目,從此戶縣便成為起義軍的總指揮,部,聲勢十分浩大。

在這期間,眉縣還有三支起義軍,其中瓦崗軍首領李密叔父李仲文的隊伍人數最多,足有四五千人,與隋朝相對抗,聲勢較大。

李鳳嬌立即派馬三寶前往眉縣,經過說服動員之後,李仲文帶領自己的義軍,隨著馬三寶前往戶縣,加入了關中道起義大軍。

接著,馬三寶又說服了眉縣的另外兩支義軍,他們是向善誌和丘師利的起義隊伍,也都願意加入娘子軍,接受李鳳嬌的指揮。

這樣一來,李神通、李鳳嬌的關中道起義軍,在東起戶縣,西到眉縣的整個秦嶺山區,已經組織起了七萬餘人的起義隊伍,狠狠地打擊了隋朝的統治力量,形成一股強大的反隋地方武裝。

由於李風嬌、李神通的義軍法令嚴明,不準軍隊侵擾百姓,深得人心,使關中地區投奔義軍,特別是加入娘子軍的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