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一個“三好”班學生幹部的彙報(3 / 3)

染651班同學在工作實踐中,沒有辜負學校的培養,沒有一個人貪汙,沒有一個人腐化,沒有一個人墮落,而且他們的家庭都是穩定的。我作為柒651班的團支部書記,更是終生受益者。

我在慶陽化工廠二苯胺車間的搬遷工程中,在老工程技術人員指導下,完成了工藝設計,並獨當一麵,負責建設工程各專業設計的協調工作,並參與試車投產。新投產的二苯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生產能力翻一番,產值由原來的800萬元/年,提高到2000萬元/年(20世紀70年代)。

我在鞍山印染廠建設中,作為設計組組長提出了一整套國內先進的生產工藝,吸收了國外先進設備,並指導全麵施工,於1982年5月試車投產成功。這是我離開學校後,給祖國貢獻的第二個成果。這個大型的鞍山印染廠,形成了120多個花色品種,每年創利稅1.8億元,有職工2400人。

在三十多年的生產技術實踐中,由於在學校學習的基礎知識比較紮實,遇到有關專業技術或非本專業技術方麵的問題都能應付自如。學校學的專業技術就可以直接應用,大量的非專業技術,如從我學染料生產轉變為染料應用,在慶陽化工廠期間是搞軍工產品生產,乃至工程設計中的土建、電氣、儀表、給排水、暖通等專業,也一點就透。因為有大量的基礎知識,比如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等,這些基礎課程的知識的綜合應用,就像有一座橋,使我們可以投入非專業領域,適應非專業領域的工作。

當侯毓汾教授到工廠調查時,問到我有關學校學到的知識是否能用得上時,我說:“能用,特別能用。”我就是憑著這些基礎知識,走到了高級工程師的崗位,並成為中國紡織工程協會印染專業委員會的第19、20、21屆專業委員。

我在鞍山印染廠期間,遇到最重大的問題是,原廠長和兩個副廠長因貪腐而進了監獄,我這個大連工學院培養的第一副廠長,卻出於汙泥而不染,從而被提拔為廠長。後來,又被任命為鞍山市化工局的局長。

30多年來,我得到市、省、部的肯定,榮獲了6枚獎章,即兩枚鞍山市勞動模範獎章、一枚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一枚紡織部獎章、一枚國家質量監督局獎章、一枚遼寧省優秀企業家獎章。

30多年的實踐證明,大連工學院在老院長領導下培養的學生綜合素質是過得硬的。正是由於大連工學院的培養,學生能在社會實踐中經得起風險,辨別出是非,能摒棄醜陋惡習,做一個作風正派、卓有貢獻、品格高尚的社會主義祖國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