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屈院長與早期造船係(2 / 2)

1952年,大連工學院聘請的第一批蘇聯專家中,有土木係、化工係的,也有兩位是造船係的。這說明屈院長對造船係的重視與厚望。造船係由於課程設置較多,接受了從列寧格勒造船學院請來的專家普拉符金的建議:學製由四年延長至五年。屈院長親自抓全院的蘇聯專家工作,一再強調要發揮蘇聯專家在各方麵的作用,還請土木係專家郭洛瓦切夫斯基任院長顧問。郭氏主張政治要與業務結合,屈院長將此意見傳達到基層學習貫徹。我們從傳達中知道郭在十月革命前是伐木工人,參加革命後,進夜大堅持學習,終成蘇聯高校知名教授。實際上屈院長本人的切身經曆,也是一貫地使政治工作深入到業務中去,提倡幹部堅持業務學習,因此與郭氏的意見一拍即合。這對大連工學院為培養又紅又專的人才,樹立了正確的指導思想。我本人也是從學生時代開始,幾十年來,一直牢記老院長的教誨,朝此正確方向不懈努力。

造船係順利成長和不斷發展,專業師資隊伍逐年壯大,首屆學生完成學業,獲得優秀成績,分赴工作崗位,受到歡迎和好評。造船係不但獨立建成了係,還請來造船界知名專家楊任係主任。1954年,教育部下達國務院關於全國高校進行院係調整的決定,要將大連工學院造船係全部專業師資和專業圖書,調整去上海交通大學。麵臨這樣的重大變化,屈院長對於自己親手培育起來的造船係要從母體中分割出去,真是依依不舍,感慨備至。當時我在造船係工作,很能體會到他的心情。上海交大人事處和工會代表來大連,表示歡迎大工造船係師生去上海。屈院長會見他們時,介紹了造船係在大連工學院的成長和地位,表揚了全係幹部教師的出色工作,表示堅決執行上級決定,並語重心長地勉勵大家努力做好院係調整工作。1955年,造船係師生陸續離開大連,到了上海。屈院長作為一位德操高尚的學者和長者,為我們樹立了服從全局的楷模。1958年,教育部下放了一些權力,高校專業設置也放鬆了。大連工學院重新建立了造船係。屈院長又為實現培養造船人才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屈伯川不愧是我們敬佩的共和國老一輩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