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圖個嘴上一樂嘛。嘿嘿嘿嘿……
於是,整個京城,從最初的恐慌變成了現在的迷惑。
逃亡路上的慈禧,她聽說洋人進了京城沒有坐殿登基,心裏就踏實多了,畢竟這天下還是自己的。其實,逃亡路上,慈禧的大腦是短路的。一直到歇著的時候,她在慢慢明白過來,對啊,這一切,不都是那些義和拳的人鬧騰的嗎。進而她越想越窩火,就是這幫鄉下草民折騰,才讓老娘我,不對是哀家我現在西狩,一路吃糠咽菜。老娘我豈能放過他們!
老佛爺下了懿旨,下麵的人豈能不照辦。一時間,京城及周邊的隊伍,都開始被官兵圍捕,革命浪潮轉入低估,雖然有些隊伍人數不少,但組織渙散,沒有火器,根本不是官兵的對手。
百姓的轉變速度也很快,前天還是要絞殺洋鬼子和漢奸,現在大家都高喊著剿滅拳匪和暴民的口號。群眾還是群眾,上頭有了命令,群眾就會忠實執行朝廷的革命路線。於是,整個京城開始大規模的圍捕隊伍上的人。
我早看他們不順眼了,一幫鄉下來的臭農民拳匪!
哎喲,現在敢這麼說了,前幾天當著他們的麵,你怎麼不說啊?
你懂什麼,前些天他們還是老佛爺欽定的革命派,現在他們成了拳匪,那也是老佛爺的懿旨。怎麼,你敢懷疑老佛爺的懿旨嗎?
這個嘛……奚落者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是啊,不管誰革命,都是在老佛爺的手下革命的,老佛爺說你是白的,你就是白的,說你是黑的,你就是黑的。民間人這麼理解,有文化的讀書人知道,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隻要大清國萬萬歲,再死上幾百次,也是在所不惜的。
馮秀才派出的探子得知消息,當他聽聞此消息,還麼來得及下令回撤的時候,反倒正好跟從京城裏退出來的另一個隊伍遭遇了。還真是冤家路窄,不是別人,正是前些時候一起打過架的那支人馬。這一眨眼的功夫,兩方人馬又合在一處了,不過現在風光不在,真是難兄難弟。
馮秀才和那個首領也不掐了,倆人商量著看往哪裏去。然而隊伍很多,人心慌亂,要命的是糧食不夠吃,不少人建議隊伍就地解散,然後各自逃命要緊。想來想去,馮秀才也沒辦法,隻得采納這一建議。然而當他帶著小寡婦還沒逃出多遠的時候,還是被官兵追上逮住了,他被押解到了京城。
公審馮秀才以及其他頭領的地方,就在鬧市口,這場麵要比村口的打穀場宏大多了。圍觀的群眾也不少,甚至還有很多洋鬼子也在看。馮秀才他們幾個頭領將被鍘首,這還是太後老佛爺開了洪恩,否則拳匪都是要被淩遲的。
群眾的革命熱情看起來很高漲,很多人對馮秀才他們是又吐唾沫又動手。他想起了之前在村裏三灰子被殺和武師被殺的情景,隻是沒想到很快他自己就步其後塵了。
這種場麵下,他馮秀才還是像之前那般,雖然角色發生了變化,自己成了被公審的對象,但他仍舊情緒高漲,不對,簡直是情緒亢奮。
老少爺們兒!殺洋鬼子,那可是太後老佛爺的懿旨,他們就是該殺的。
死到臨頭了,還嘴硬。
這樣的悍匪肯定是死不悔改的。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笑著,場麵看起來輕鬆的很,根本不像是在殺人。
劊子手過來,把他的腦袋塞進了鍘刀下,他的腦袋被扽出了老長。馮秀才腦袋掉下來的時候,他看見了三灰子和武師在向他招手,但他忽然想起了小寡婦,不知道她怎麼樣了。他拚命的想啊想,意識卻越來越模糊。最終,那遠處的光圈消失了,小寡婦在哪兒,他不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