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代,夜遊神在形象上已與上古傳說中的形象不同了,不再是“為人小頰赤肩”,而是高大無比了。並說,人若遇之,便會倒黴。清代著作《醉茶誌怪》中說:
“夜遊神,往往為人所遇。以予所聞者言之。
一在邑東關外崇寧宮前,有王某夜行,見牆陰一物如袱,俯視乃巨靴,長約三尺許。舉頭則眉際複一靴,大亦相等。仰望一巨人,坐簷際,高約數丈,迭腿而坐。躊躇間,忽有一人提燈籠而來,巨人抬其足,其人若未之見。匆匆遂過。王亦欲隨之過,巨人乃以足擋之,相持數刻,始不見。歸家後,不數日而亡。殆衰氣所感,鬼神揶揄之也。”
此說中的夜遊神形象與民間流行的夜遊神形象基本相同。
四、豹尾大帥、鳥嘴大帥、魚鰓大帥、黃蜂大帥。
豹尾大帥是我國古代方術中虛擬的歲神名,是一位凶神,也就是所謂的“虎賁之象”、“先鋒之將”,常與歲神“黃幡”相對。《協紀辨方書》卷三《義例一》引《乾坤寶典》稱:“豹尾者……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納奴婢,進六畜及興造。犯之者破財物,損小口。”豹尾與凶神吊客,喪門相同,所在之方均應避之。
豹尾,鳥嘴,魚鰓,黃蜂四位陰帥被說成是分別管理陸上獸類、天上鳥類、水中魚類及地上昆蟲等動物亡靈的神明。佛門有六道輪回理論,認為眾生(人類及一切生物)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和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的生死世界裏循環不已。
六道眾生有四種形態。
卵生:如雞、孔雀、鳥等;胎生:如人、牲畜等;濕生(又名因緣生):如各種蟲子等;化生:無所依托,借業力而出現者,如諸天神、餓鬼及地獄中的受苦者。
正因為有如此生存形態,今生是人,來世很可能轉生為牛、馬、羊等動物。佛祖、菩薩要將六道眾生度盡,使他們飛升天上。
東嶽十大太保
“太保”本為官名,是古代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之一,為輔弼國君之官,後世也用作對武士豪傑、綠林好漢的美稱。
東嶽大帝作為幽冥之主統治著龐大的陰間世界,因此也設立了龐大的陰府官僚機構,用來處理陰間各種事務。除了十殿閻王、五道將軍、判官、城隍外,還有十大太保。據《夢粱錄》中記載的南宋時期杭州的方靈廟中的東嶽太保資料雲:
“廣靈廟,在石塘壩,奉東嶽溫將軍。請於朝,賜廟額封爵。自溫將軍以下九神皆錫(賜)侯爵。曰:溫封正佑,李封孚佑,錢封靈佑,劉封顯佑,楊封順佑,康封安佑,張封方佑,嶽封協佑,孟封昭佑,韋封威佑。”
東嶽十大太保中最有名的就是溫元帥,已在瘟神及四大元帥中述過。孟康二位元帥亦有一定知名度。其他幾位則沒多大影響,不再述之。
一、康元帥。其姓名不詳。相傳其父名康衢,母金氏,生於黃河之濱。康元帥慈慧憫生,從不傷害幼小者,連蟲蟻也怕踩死,且能照顧孤寡。有一隻小鸛被隼所傷後折斷了翅膀,趴在地上,不能逃走。康元帥看見後便“收而哺之”。此鸛痊愈後“含長生草而報”。元帥還治愈了不少病人,“四方謂之能仁”。
康元帥憐憫眾生,聲聞於天,被玉帝知道後敕封其為“仁聖元帥”掌管各地的土地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康元帥》)。民間傳說:人死以後,亡魂被無常鬼勾走後先到當地的土地廟向土地爺報到,然後送至當地城隍廟裏,由城隍爺彙總後,最後解到東嶽大帝處聽候處理。由康元帥掌管第一道關卡,老百姓們是再放心不過了。
康元帥是一個武將模樣,濃眉虯髯,威武勇猛,一手執金斧,一手執瓜錘。他的塑像常配祀在東嶽廟中。
二、孟元帥。孟元帥是陰府中的一位善神,受到民間的普遍崇拜。
相傳,孟元帥是為了幫助感化囚犯而受到玉帝的嘉獎後被封為陰間元帥的。
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稱:孟元帥名孟山,本是個獄官。他仁義孝慈,敢作敢為。有一年將到年底,監獄裏的囚犯們都很思念家中的親人,一個個傷心地落下淚來。孟山見了後十分同情,心想,誰沒有父母親人,犯人也是人麼,也應該讓他們見見親人。孟山遂與囚犯們約定:臘月廿五日放他們回家與親人團聚過年,正月初五按期返回監獄。犯人們感泣而去。到了正月初五日,犯人們都按期返回來了,沒有一個誤期或逃跑的。自此以後,年年如此,成了慣例。
時間長了,孟山尋思著,“囚犯們一念思親,孝也;信而四時,義也。既孝義又且信,可感化他們,使他們改過自新。”於是,他對犯人們說:“假如赦免了你們,能改善嗎?”犯人們說:“我等已犯了罪,豈可一錯再錯?誰願死心塌地地幹一輩子壞事?”孟山道:“汝等真能改過,我就全放了你們。”囚犯們說:“這是在閻王殿上得到輪回轉世,可我們逃走了,你怎麼辦?若是你為我們而死,我等活不如死。”孟山說:“以一人死而活百人之命,何慮焉!”眾囚皆泣曰:“君如此寬厚,恩莫大焉。我等碎身難報。”孟山遂將他們放走了。
不料,上司滕知府知道此事後,把孟山鞭打了一頓,並限令他把釋放的八百名囚徒全部抓回,少一個就要將他處死。孟山自思難以複命,便在窯中飲彈自殺,但連續三次自殺都未獲成功,隻因一隻白兔三次撞倒了他的槍。
玉帝聞之,即敕封其為“酆都元帥,遂後於其帽上加瓊花一朵”。宋初,為其塑像建廟,“而加以將軍號焉”。
孟元帥是農曆八月十二日誕辰。
明人餘象鬥編著的《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即《北遊記》)中說,真武祖師收康元帥為三十六天將之一。
三、楊元帥。楊元帥叫楊彪,因他出生時“鄰驚喊有飛彪至”,故名為“彪”。
據說,楊彪本是漢代廷尉,也就是中央政府中執掌刑獄的高級官員。他性情溫順,判案公正,有個盜竊主人玩物的,皇帝想定他死罪,但楊彪按律定了他盜竊罪。楊彪的一個老朋友犯了玉律,送楊彪千金,請他高抬貴手,楊彪麵對重金連眼皮都沒眨一下,對老朋友說:“你這是把我推進髒水坑,讓我和你一塊挨罵!”他分文未收,依律判處。他對朝廷中那些受寵愛的大臣也從不手軟,就是皇帝求情也不行。
楊彪死後被上帝封為地祇(地神)。他“下察五方之凶穢,幽按十二閻君(似十閻君之誤)之縱橫。陽糾人間囹圄(監獄)之曲直,陰鑒海嶽之魅魑”,責任重大。特別是作為東嶽十大太保之一的楊元帥,他“察人鬼,斷凶頑,校牛頭馬首之關,剖岩林水國之藏,無不可者”(《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楊元帥》)。
楊元帥的誕辰是農曆十月十六日。
在《北遊記》中,真武祖師手下三十六天將中也有一楊彪,本是一個吃人的妖怪,在地下開了無數地坑,行路之人於黃昏時過此,跌入坑中,楊彪便捉而食之。後真武祖師帶從將設法將其降住。玉帝封其為“地祇元帥”。
東漢有個楊彪,做過漢獻帝的太尉(丞相),他為人正直,反過亂賊董卓,但沒當過大法官,與楊元帥不是一人。
其餘太保在民間的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