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掩眼棉球與冕冠(2)(3 / 3)

出祭後是“指冥路”。冥路就是通往冥界之路。後人盼望自己的親人在死去以後不要去黑暗的地府,希望他們能飛升到天界,成為神仙,脫離黑暗,走向光明,因此,借冥界之“冥”與光明之“明”音近和他們的美好希冀,將冥路也稱做“明路”。指冥路就是為死者指出他將要經過的路程和將要到達的地方。指冥路有幾種方式,有的以撒路燈的方式舉行,即將朽木破成小塊或用玉米芯破分為塊,在油中(現已用柴油浸泡)浸幾小時後即可使用。撒路燈時,由數人將用油浸過的木塊點燃後分撒在道路兩麵,鼓樂緊跟在後,然後是孝男孝女隊伍,一路哭號而行,朝著墳墓方向走去。當走到較遠一點的路口處,即停下來,就地攢起土堆,點香、燒表,麵朝墓地方向叩頭。然後起身,圍著土堆環繞三圈後結束。撒完路燈後,偃旗息鼓而回。這種撒路燈的方式是最常見的。另有一種方式是於撒路燈之前應點燃“燈山”,所謂“燈山”是在一張高桌上又放一張小桌,小桌上扣一鬥,鬥上扣一升子,升子上扣一盒子疊放起來成為錯落有致的“山”形,然後點燃蠟燭,圍著桌、鬥、升、盒的邊緣黏在上麵,蠟燭的多少由死者的年齡決定。點燃蠟燭發出熠熠之光,顯得既莊嚴肅穆,又能襯托出人們內心的悲哀。燈山點燃後,鳴炮、奏樂、撒路燈開始。另外,如家境窘迫或尋找不到可以用來浸潤木塊的油料時,亦可手提“魂燈”一路送出。撒路燈結束後,孝子們要將棺柩稍稍推挪一下,稱為“順靈”。其義是讓死者知曉,出殯前的禮儀已經結束,隻待明天出行,讓死者一路順順當當走好。最後一項禮儀是給娘家送夜酒。

指冥路時在十字路口所攢土堆也就是為土神所堆的依附之所。其義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先向土神告稟,明日死者的靈魂要從此經過,祈望土神予以關照,另一種說法是“祭孤魂”,即給各路孤魂告知,尋個方便,讓死者過去。這兩種說法都有民俗道理,但筆者更傾向前一種說法,因為土堆攢起以後,除了點香還要燒表,表是隻有神仙才可受用的,鬼是承擔不起這份禮儀的。

出殯,出殯在陝北民間稱做“發喪”,即人喪以後的屍體發出。稱發喪的另一層用意是,一旦將屍體掩埋以後,喪事就已經結束,剩下的禮儀則屬“祭”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