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是儒教祭神儀式之一,也叫“柴祀”。《禮記·大傳》中雲:“柴於上帝”,就是用柴祀的方式祭告上帝。《周禮·大宗伯》雲:“以實柴祀日月星辰。”。鄭玄注:“積實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朝陽也。”是說,將祭神之牲畜、玉帛放在柴上焚燒,是儒教祭祀天神的必要程序,並且與禋祀合而為一。
禋,是儒教祭神的程序之一。《古文尚書·舜典》、《今文尚書·堯典》都有記載,其雲:“禋於六宗。”漢唐儒者都認為以虔誠的態度,豐盛而潔淨的祭品祭神。《周禮·大宗伯》雲:“以禋祀祀昊天上帝。”鄭玄注認為:“禋之言煙,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據鄭玄注,禋則是將祭神的牲畜放在柴上焚燒,使煙氣上達於天。禋後來成為儒教祭祀上帝及諸神的必要程序,天壇及天神的祭壇,都設有宰殺、焚燒牲畜的專門建築。後來,將柴祀與禋祀合而為一,不再有什麼區別了。
禋祀與柴祀在陝北民間一直保留著。從臘月廿三送灶君升天,到二月二的龍抬頭,一共要有七次柴祀活動,尤以二月二的柴祀規模最大,在村中的風水山上積上很大一堆柴點燃後以祀天地諸神。
薦新
薦新是我國古代時期的一個很重要禮俗。就是將剛剛成熟的新鮮食物祭祀給祖宗。隻有向祖宗薦新以後,活著的人才能食用這些時新食品,否則,就是大逆不道的行為。這是我國“尋根溯源”的思想理念在民俗中的反映,即人不忘祖的思維理念。《禮記·祭統》中雲:“凡祭有四時,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嚐,冬祭曰烝。”但在《爾雅》中有不同於此的說法,認為:以時鮮食物來祭祀祖宗,可以隨時進行,不一定局限在每年的四次祭祀範圍內。而且對時鮮食物的概念也有了改變,從時新的瓜果蔬菜延伸到了野鹿野兔以及鳥、魚等。就是說,每有新鮮食物出現在家庭中,就應當在先祭祀祖先後,活人才能食用。這一習俗在上世紀五十年時期,陝北的一些地方仍然流行。後來在移風易俗和新思想的影響下逐漸消失了,現在,一些老人雖在口頭上仍在念叨,讓子孫們行此俗儀,但卻沒有響應者。
布施
布施是梵文的意譯,簡稱為“施”。是指施與他人以財物、體力和智慧等,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積累功德以至解脫的一種修行辦法。《大乘義章》卷十二雲:“以己財事分布與他,名之為‘布’,惙己惠人目之為‘施’,”小乘布施的目的在破除個人吝嗇和貪心,以免除“未來世”的貧困。《翻譯名義集》雲:“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心生捨法,能破慳貪,是為檀那。”又說:“此人行施,越貧窮海。”大乘則與大慈大悲的教義聯係,用以“超度眾生”。《六度集經》第一章雲:“布施度無極者厥則雲何?慈育人物,悲湣辟邪,喜賢成度,護濟眾生,跨天愈地,潤弘河海。”瑜伽派分布施為三種“謂財施、法施、無畏施”。以財物與人是“財布施”,說法度人是“法布施”,救人厄難是“無畏布施”。
陝北民間一般將向寺廟施以財物的稱之為布施,殊不知修路補橋亦是一種布施行為,應屬“體力”布施。救人於厄難、施與智慧等,都屬布施行為。布施既是一種免除“未來世”貧困的行為,又是積累功德、解脫自我的修行方法,曆來受到一些善男信女的重視。但陝北民間將布施局限在很小的範圍內,距真正意義上的布施相差甚遠。
家神
家神是家庭之神和家宅之神。前者是一家的守護神,後者是保護家宅安泰的神。家神流行於宗法社會的家庭中。封建時期,我國漢民族的不少家庭中都供有本家祖先的“牌位”(上寫亡故祖先名銜和座位的木牌)。供奉祖先牌位的俗信認為:祖先之靈就是守護家庭之神。保護家宅安泰之神主要是供在廚房裏的“灶君”,人們視灶君神為一家之主,祈求他能永保家宅安泰。另有門神、薑太公等,除此之外,還供有天地、土神等,他們都可保護家宅安泰。
家祭
家祭也稱“家庭祭”,是梵文的意譯。是婆羅門教徒們在家裏舉行的一種祭儀。後來,這種原本屬婆羅門教的祭儀流入我國社會後,絕大部分禮儀被衍化成了民間風俗禮儀,一直流行下來。
家祭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由“投胎”開始到結婚,共有十二種禮儀,稱為“十二淨法”。
它們是:1.受胎禮;2.成男禮,是祈求胎兒是男性的禮儀;3.分發禮,就是妻子在沐浴後,丈夫為她分發,以祈求胎兒能夠順利產出;4.出胎禮,是在臨產前所進行的消除惡魔搗亂的禮俗;5.命名禮,是在嬰兒出生後的第十天,為嬰兒起名的儀俗;6.出遊禮,父母帶嬰兒外遊,民間一般是在滿月那天舉行,俗謂“挪窩”;7.養哺禮,是祈求兒子富貴之禮;8.結發禮,也就是在嬰兒期滿後為之結發,以示進入兒童期;9.薙發禮,是兒童期結束,已達到成年期的意義;10.入法禮;11.歸家禮,去師家學成之後歸家,開始過世俗生活的禮儀;12.結婚禮。
第二類是婚後的祭奠禮儀,主要有七種。
它們是:1.新滿月祭,就是夫妻結婚滿一月的祭禮。2.休穸瓦那祭,在七月、八月的望月舉行。3.阿休瓦尤吉祭,是祈求家畜興旺的禮儀。4.阿古羅哈耶那祭,原為十月舉行,後改為一月的望日之夜舉行。祭儀是假想此夜就是一年,祈求春、夏、秋、雨、冬五季風調雨順。5.佳義特羅祭,在三至四月月滿日舉行。6.阿休他卡遊,是一年的休息時間,以娛樂為宗旨。7.祖先祭,還有葬儀。
以上各儀對民俗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錄出。
禮